摘要: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通过原创性的底层技术创新,加快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创新、中国方案,为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体系变革提供技术赋能。
随着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的电动化提速,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加速“出海”。
7月22日,中创新航海外官方账号发布新闻,受欧洲BMZ集团邀请参加其主办的Battery Expert Forum,并在该论坛期间与BMZ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拓展欧洲及多个区域市场。
BMZ集团团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斯坦,在中国、波兰和美国设有生产工厂,在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地设有办事处,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按照规划,与BMZ集团达成协议之后,中创新航的创新锂电池产品将通过BMZ集团应用在巴士、卡车、农机以及建筑机械等商用动力系统,加速双方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对于此次双方的合作,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国内头部优秀电池厂商,正在加速开启国际化布局。
中国电动车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增长势态,凭借着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双重优势,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无论是在外观还是性能,已经丝毫不弱于国外品牌汽车,正在打破欧美日韩等国家垄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国际汽车市场格局。
在此背景下,包括长城、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产品牌都在加速出海。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出口量同比增加304.6%,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品牌的汽车成绩耀眼,新能源汽车大受欢迎。
分析这背后的驱动因素,从市场需求来看,欧洲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增速最快的地区。2021年欧洲电动化渗透率从2020年的10.2%提升至20%。
与此相对应的,是欧洲在动力电池供应链环节的明显短板和缺口。如何通过导入外部力量来满足电动化高速增长的配套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中国动力电池开始瞄准欧洲市场加速布局。
从中创新航的视角来看,已经在国内市场牢牢站稳头部份额,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拓展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就成为必然选择。最新数据显示, 2022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中创新航以5.5GWh装机量稳居TOP3,在全球市场市场位列TOP7。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此前在多个公开场合都曾提到,“中创新航从事的是关乎全人类福祉、全球生态的新能源事业,这个产业一定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创新航也一定会走向国际化。”
业内分析认为,中国新能源相关的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实质性动作,涉及的区域、业务等也将会不断拓宽。而随着全球业务的加速拓展,中创新航或许有机会使得其全球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是通过与海外的整车厂、经销商等渠道的合作,以中创新航One-Stop Bettery、固态电池等创新技术及产品为代表的大批中国品牌、中国产品将加速产业化落地,以高品质产能及创新技术输出的形式赋能欧洲电动化。
BMZ集团与中创新航的此次的战略合作,一方面看重的是中国企业的高品质、高性能动力电池产品的提供,另一方面,也更看中的是其原创技术实力,能够为其全球客户提供创新前瞻的引领性产品。
而对于中创新航而言,BMZ集团既可以通过其在电池领域的产业化能力助力其创新技术加速落地,同时又能借助其全球的客户及服务网络加速其国际化业务拓展。
BMZ和中创新航的此次合作,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成为欧洲电动化的重要支撑,通过技术、产品、产能、供应链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优势,成为欧洲电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深度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
与此同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还在通过原创性的底层技术创新,加快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创新、中国方案,为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体系变革提供技术赋能。
三是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加速以原创技术及产品创新备战全球化竞逐。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接下来重点角逐的竞技场,在迈向国际化的征程中,是否具备底层创新能力和原创新的技术产品是进击国际市场的关键。
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只有能在材料、电芯、系统结构创新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上能够具备系统技术积累和产品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围绕与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竞逐,也已经在全球范围开启。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此次展会中创新航披露的全固态电解质技术亮点中,尤其是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形貌控制以及可控制造方面,目前成功开发的全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达6mS /cm-1,可以与液态电解液相媲美。
在此基础上,中创新航创新设计的离子缓冲层,以及正极界面包覆技术可将全固态电解质的电压窗口拓宽至4.7V以上,兼容高电压正极或高镍正极。
与此同时,中创新航在锂金属负极研究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同等条件下,中创新航自研的超薄锂合金负极与国内机构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其还实现了20Ah全固态电池从材料到电芯的标准化量产能力。据高工锂电了解,目前国内已知的具备量产化能力的除天目湖研究院以及恩力能源科技,就只有中创新航。该电池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性能,在零下-40℃可发挥80%的容量,具有超低温使用前景。
中国新能源能源市场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在中国从新能源大国迈向新能源强国的路上,锂电池头部企业都在埋头发力。
产业界正在形成的共识是,与其将目光放在如何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将眼光方转向与国际市场中的企业进行竞争未尝不是一种共赢的方式。构建一个健康有序,一致对外的产业环境,劲往一处使或许更能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实现国家“3060”的国家战略目标。
原标题:电池技术出海——中创新航国际化布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