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再度斩获储能订单。
7月27日晚间,南都电源发布了“关于中标工业储能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日其成功中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22-2023年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招标项目,中标金额约为2.72亿元。
南都电源在公告中强调,“若本次中标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工业储能业务拓展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据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这已经是南都电源6月份以来的第五份储能中标公告,前面四份公告分别是:6月2日中标中国移动(600941)集中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48亿元;6月6日中标华能新疆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87亿元;7月7日中标中国铁塔集中招标项目,中标金额约为4.63亿元;7月14日,旗下子南都能源中标运达股份储能电池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27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6月份之前,南都电源是鲜有这方面的中标公告的。是由于公司在储能业务取得了重要突破才导致这方面的中标突然爆发吗?就此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南都电源的证券事务部。接听电话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跟该公司在5月份修改了信息披露的标准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南都电源于5月13日对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自愿性披露的标准进行了修改:“后期,公司将针对储能应用领域,特别是新能源储能电站、通信及数据中心等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自愿性披露标准及时地进行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披露”。
该工作人员同时对记者表示,以前也有储能这方面的中标,只不过没有披露而已:“由于去年没有这样细分,所以我们也不清楚今年相比去年增长了多少”。
虽然不清楚今年储能中标金额同比增长了多少,但今年以来南都电源储能业务的中标金额大幅增长应是大概率事件。因为该公司于6月27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2020年大型工业用储能电站的相关营收为3.97亿元,2021年为5.78亿元。而7月27日晚的公告则显示,2022年至今该公司累计中标及签署工业储能业务合同金额高达39亿元,远超该业务去年的全年营收。
而从南都电源与中国铁塔近年来的交易金额变化来看,亦透露出南都电源今年以来工业储能业务的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双方的交易金额分别是0.64亿元、3.03亿元、1.86亿元。而2022年一季度,其交易金额已经达到1.14亿元,如果再加上7月7日和7月27日的中标金额,那么今年双方的交易金额将会是2019年以来的新高。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该公司未来确实是计划大力发展储能这方面的业务,“至于原因,这是基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研究的判断,毕竟在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大政策背景下,我们对储能这方面的业务比较聚焦”。
其实,南都电源锐意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的意图有迹可循。在其2021年年报中,南都电源便明确表示,“未来公司将集中有效资源专注发展智慧储能、锂电及锂电回收业务”,并强调以储能为战略重点。
而在6月6日的中标公告中,南都电源更是详细解释了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的原因。公告称,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储能大规模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公司将持续规模化推进新能源储能电站业务,为国家实现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持续贡献力量”。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绿色发电的兴起,储能领域开始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比如西部证券7月2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就指出,以风能、太阳能为基础的新能源发电取决于自然条件,具有间接性和波动性,其调节难度加大,大规模并网时需要大容量储能过程,进行电力质量的调节和控制。随着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不断深入,储电将成为未来能源体系中重要的储能形式。在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中,为确保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需要引入储能作为新的调节能力来源。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储能行业大发展前夕,相关的政策亦在变动。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6月29日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那么,相关政策的变动,会对南都电源产生影响吗?
“这对我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有正面作用,毕竟我们基本上做的都是磷酸铁锂的电池。”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对记者指出,南都电源除了磷酸铁锂电池外,还有别的研发储备。
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该公司亦曾明确表示,“公司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作为技术发展战略,与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前瞻性及基础性研究。公司正进行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等,并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参股中科院下属新源动力公司,布局燃料电池行业,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动持续的创新能力”。
原标题: 持续收获储能订单 南都电源称政策变动对相关业务“没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