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新能源车保险专属条例落地,告别“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共用同一车险条款”的历史。彼时,部分新能源车主的车险费用出现剧烈波动,某车型的保费甚至几天内上涨80%以上,惹来车主抱怨,“本以为买电动车赢了,没想到输在了保险上”。时隔8个月,越来越多的南京车主将续保提上日程,他们的体验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南京车主普遍感知保费上调
2021年12月,新能源车保险专属条款出台,要求所有新保和续保的新能源汽车统一适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试行)》承保。与传统燃油车的车险条款相比,新能源车险条款更具针对性,将电机、电池、电控这“三电”系统正式纳入保障,还全面覆盖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场景。
落地之初,部分新能源车保费飙涨,曾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当时牵涉的南京车主并不多,如今8个月已过,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直面新能源专属车险。
“确实上涨了。”去年5月买了一台特斯拉轿车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去年没出险的情况下,今年保费已经涨了1000元,幅度是16%。
另一位南京车主出具的保单显示,去年购买的一款哪吒纯电动轿车,总计开销是8万元,保费为3800元,今年涨到了4500元,幅度为18%。
不过,有比亚迪车主也透露,刚刚办理了续保,在险种和保额都照旧的情况下,保费比去年还下降了600多元。
综合来看,多数南京车主遭遇保费上调,涨幅在百元至千元不等,售价2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可能“凶猛”些。
保费上升,仍比用燃油车划算
南京车主对车险的感受“千差万别”,归于新能源车仍然是“新物种”。
就新能源专属车险构成看,交强险为固定保费950元,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要根据车辆价格进行计算,险种的不同及汽车价格的不同都会导致保费差异。具体保费公式为,车险总保费=基准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0.65-1.35)。
在业界看来,保费公式的后三个系数是定价差异的关键。不同车主会有较大差异,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车保费不同,且同款车在不同年份的保费波动也较明显。南京首批外资保险代理人、保险第三方服务人熊勇分析,新能源车行业近些年崛起,过往燃油车方面可用来参考的数据较少,保险公司不大了解车的使用状态和技术改进等,“如何上保险”变得复杂起来。为了规避风险,保险公司会提高定价系数,导致整体保费价格有所上扬。
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的承保风险比较突出。无论是赔付率、出险频率还是案均赔款,新能源汽车的车损险数据均高于传统汽车。有车主反映,如果车子上一年度出过险,保费不是简单上涨,而是翻倍上涨,甚至有的车险公司都不承保。
虽然保费上升明显,但在相当多车主的眼里,还是比燃油车划算。一位新能源车主晒出的用车成本显示,50度电能开350公里,电费15元,折合下来每公里0.042元左右,和燃油车相比,差价足以抵消车险的费用。
车企的尽头是卖保险?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同比增长100.26%,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19.90%。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鼎表示,今年,存量的新能源车险要开始执行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保费规模要同比上调,同时增量的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速较快,车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车均保费逐步提升,总保费规模到2024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万亿新能源车险市场待掘,无疑谁能在新能源汽车保险目前存在的诸多痛点中有所突破,谁就更能获得这一波保险增量市场的红利。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车险的销售渠道或迎剧变。
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有车险专业人士透露,燃油车车险85%通过代理渠道(主要是车商和4S店,以及一些兼业代理),因为燃油车车险主要是情景销售,卖车的同时推销汽车保险,车主比较容易接受。因为现在新能源车的造车新势力,基本把保险和一些售后服务打包出售,未来去中介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这也不难理解,目前新能源“造车三势力”(蔚来、小鹏、理想)都已经完成在保险领域的布局,不过目前仍为“有照无牌”的阶段,其业务仅限于提供保险中介服务,与保险公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前述车险专业人士直言,随着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保险行业应该主动适应新能源车的线上化、网络化、智能化,主动和主机厂沟通交流,满足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节奏。
据了解,由于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率,目前中小险企对其承保相当谨慎,龙头车险企业具备先发优势,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七成。
原标题:江苏南京多数新能源车主 遭遇保费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