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
本周硅料均价上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8-305元/kg,成交均价为294.9元/kg;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6-303元/kg,成交均价为292.8元/kg;单晶菜花料价格区间在283-301元/kg,成交均价为290.1元/kg。
组件:
本周7月新单少量开始落地执行,新单价格上调来到每瓦1.95-2元人民币以上的水平。然当前仍有部分前期项目执行交付,7月价格持续僵持。当前500W+单玻项目出厂价格(不含内陆运输)约在每瓦1.9-2.02元人民币的价位,500W+双玻项目出厂价格(不含内陆运输)约在每瓦1.92-2.05元人民币。
目前因为高昂的组件价格、且报价仍在上抬到每瓦2-2.1元人民币以上的价位,原订7月需要交付的大型项目已暂缓拉货,且租赁式户用也有部分受到影响,本周每瓦2元人民币的新单已开始有少量成交,主要为分布式项目为主,主流成交价格趋势将开始略微上浮,本周单玻主流成交出厂价格约每瓦1.95-1.96元人民币、双玻价格约每瓦1.97-2.03元人民币。
二、未来大概率出现“价格战”
而面对硅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许多公司都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扩产能计划。如协鑫科技2021年多晶硅产量约为10.45万吨,今年年内徐州、乐山、包头三地年内均有新项目投产,预计今年底所有硅料产能将达到36万吨。
并且也有许多新玩家想要进来分一杯羹。2022年3月新特能源将投资176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项目。项目总投资中的88亿元将通过IPO募集资金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硅料环节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年到2年,因此硅料产能过剩的迹象还未完全显现。
对于许多三四线靠光伏活命的企业而言,规划产能大概率不能实现。因为一旦出现价格竞争、目前产能失衡导致的福利将会快速消失,这些企业很可能会直接实现产能退出。
但即便如此,高纯多晶硅在未来出现过剩可能还是大概率事件。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300万吨,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000 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而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预计约400 GW。这意味着,多晶硅将在未来过剩。
三、新技术的盈利需要时间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11次。其中,9次为N型电池技术,2次为P型电池技术,8次为TOPCon电池技术,3次为HJT电池技术。
众所周知,光伏行业是技术和资金双密集型的行业,整体技术迭代速度较快。新技术的迭代推广,必将成为影响光伏行业各个细分环节利润的重要因素。
然而,统计数据发现,2021年光伏电池片环节行业毛利率为7.7%,同比下降6.8PCT,较2015-2021年平均毛利率13.7%降低5.0PCT。
技术迭代与利润增长背道而驰,除了受上游原材料价格高涨影响外,或与当前PERC电池产能总量严重过剩且同质化程度较高、新技术释放需要时间有关。
2010-2022年全国电池片生产情况(单位:GW)数据来源于中国光伏协会
四、国资入局分布式光伏
2021年6月11日,发改委曾明确,今后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实行平价上网。6月下旬,国家能源局正式启动全国整县(市、区)屋顶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申报工作。目前全国31省份共申报676县。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5GW,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29.28GW,占比首次突破50%。分布式光伏已成为国内新增装机量的新增长点。无论央企、国企还是民企都不想错过这场万亿光伏盛宴。
2016-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情况(GW)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家电投签约县域数量突破100家,大唐、国家能源集团、华电、华能、国家电网签约的数量依次为51家、33家、25家、20家和19家。
与此同时,大型民营企业也在加速跑马圈地。不过能够真正拿下整县推进项目开发权的民企并不多,除了少数自持电站外,大部分民企选择与国企、央企共同开发或承包国资项目的方式参与项目。大量资本蜂拥而入抢占屋顶资源,以民企为主导的分布式光伏市场格局正被悄然重塑。可以预见,随着国资企业的大量下沉入局,光伏民企的生存环境正迎来新一轮挑战。
原标题:新一轮光伏洗牌“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