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依托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有序开展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车辆、船舶的试点。
该政策一出,再次推高氢能源汽车的市场热度。与此同时,中自科技也传来同样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公司燃料电池催化剂生产线建成并顺利通过验收。
据悉,该燃料电池催化剂生产线,是中自科技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业务领域自主研发落地的重要成果,该生产线根据功能模块分为原材料缓存区、载体前处理区、催化剂合成区、催化剂纯化区、催化剂干燥区、催化剂后处理区和成品检测区等七大功能区。生产线关键设备均为非标定制开发设备,具备在线质量监测、过程工艺参数自动监测与控制、数据自动记录等特点,能够实现各批次产品的结构、性能的一致性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公司认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自科技正式具备燃料电池催化剂连续工业化的生产技术能力。同时,对公司参与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中合金催化剂批量生产能力的实现,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中自科技目前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凭借着自身对于环保催化剂这一细分领域的高感知度,中自科技已先发布局并切入氢能赛道,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核心材料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生产
众所周知,国际能源转型一直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路径进行,而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的氢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为理想的能量载体和清洁能源的提供者,是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氢能源汽车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一个关键战术和实现手段。氢能源汽车通过搭载氢燃料电池获得能量,其中的优势包括能量密度高、零排放和零污染,是理想型的汽车类型,也成为了整个氢能战略的“试验田”。
然而,氢能源汽车普及需要攻克的核心难点为燃料电池的成本,这其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就是有燃料电池的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上游的核心材料,国内的催化剂在工业化生产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目前,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国外供应商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已经能够实现批量生产(>10公斤/批次),且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然而国内此前几乎没有产业化催化剂制造企业,催化剂产品也比较单一,我国要发展氢能,所需的催化剂必须向国外进口。因为相关技术的壁垒颇高,催化剂作为上游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进一步推升了下游成本,限制了我国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发展。
面对我国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受制于人”的落后局面,中自科技身为国产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拓荒者,凭借十余年来在催化材料领域积累的丰富的技术经验,在国内率先布局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从而在氢能源相关产品方面形成公司自己的独特技术优势,突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重重封锁。
对于中自科技来说,自身所拥有的研发实力及技术优势正是其能够对相关行业领域拥有高感知度并准确把握行业市场走向的关键所在。自成立以来中自科技就深耕于环保催化剂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掌握了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等关键催化剂技术并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技术优势,该等技术亦是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重点技术研发方向。
此次中自科技燃料电池催化剂生产线建成,并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技术能力,对于燃料电池上游核心材料国产化推进、实现技术独立可控对成本下降意义重大,也势必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氢能源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实现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可控,中自科技自然是功不可没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自科技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的布局已经在行业内取得明显的领先优势,为公司抢占新兴行业先发位置,稳固其在催化剂行业的龙头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公司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中自科技历来重视人才战略。此次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取得的优异表现,更得益于公司优秀的人才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所拥有的研发团队规模达169人,占比31.36%,同时还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建)、省级研发平台等多个多类型研发中心。如此强大扎实的研发实力也使得中自科技荣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行业协会科技奖等诸多殊荣。
产业政策支持与应用示范城市群带动氢能源车行业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高速增长,6月产销数据再创年内新高。单月实现产量527辆,销量455辆,在2021年6月高基数下,同比依然增长18.7%、67.3%,环比更是大涨117%、342%。
此外,今年1-6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超过1500辆,销量也接近1400 辆。而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7辆和1586辆,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已经双双超过去年全年的8成,销量更是接近去年全年的9成。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上半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日渐成熟,产业链不断完善,推动多场景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促进政策频繁出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的落地及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开始加大力度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两份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显著提高安全高效氢能技术的创新能力,并且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约5万辆。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有序开展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车辆、船舶的试点。
地方试点应用层面,各地迅速响应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地方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再次将氢能产业的发展推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此前日前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5年,将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建设3至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截止目前,上海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基本形成氢燃料电池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北京市不久前也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提出,要统筹布局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推进京北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京南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建设。为了做好氢燃料电池车车用基础设施配套,北京市拟在“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其中2023年前建成并投运37座。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制定的“平原用电、山地用氢”原则,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共示范运行了超过1000辆氢能源汽车,车辆由丰田汽车、北汽集团、宇通客车等车企提供,并配备了30多个加氢站。这也是氢燃料电池车在全球最大规模的集中示范运营。
此外,在中自科技的所在的成渝地区,更是将氢能产业发展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高度,致力于将重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氢谷,将成都打造成为“绿色氢都”地方性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紧随国家政策陆续出台。
四川省日前发布《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将布局可再生能源制、储、运、用氢全产业链条,提出进一步优化氢能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
重庆市的《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建设成渝氢走廊,开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年规模达到1500辆,建设多种类型加氢站30座。
同时,两地将围绕加快中国西部(重庆)氢谷、成渝氢走廊建设。争取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成渝地区,联动带动中西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促进以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圈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的氢能产业发展,助力成渝之间走廊城市的氢能产业布局。支持在渝蓉、成渝、渝万等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建设加氢站,加快打造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城际示范线。
从上述密集出台的国家和地方性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我国在发展氢能源车产业的决心和支持力度,。更为重要的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作为全国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先行推动氢能源,将对于对全国氢能源产业和氢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具有产生积极地示范作用和极大地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我国氢能源的不断普及,氢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提升、基数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内主流发动机厂及整车厂商对氢燃料电池的整体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中自科技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的产品销量也势必水涨船高,成为抬升中自科技整体业绩发展的强力增长点。
原标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中自科技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