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风能理事会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创记录,其中浮式海上风电表现尤其突出,共新增5.7万千瓦,总量累计达到了12.14万千瓦。按当前形势,到2030年,全球浮式海上风电装机总量有望达到1890万千瓦,这一数值较去年预期提高了14%左右。
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进军浮式海上风电领域
如,2022年3月,法国首次提出浮式海上风电场建设计划,宣称将在地中海海域开发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并上调了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准备利用至少3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浮式海上风电产业。日本、韩国、英国等也都相继推出了海上风电竞标计划,拟借此实现“双碳”目标。
而在浮式海上风电领域,我国亦是“先行者”之一。政策上,《“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将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积极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开展平价示范;技术上,“三峡引领号”和海装“扶摇号”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实践成果上,2021年7月,我国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样机在广东阳江顺利安装并交付。
本月初,中欧漂浮式海上风电合作论坛在海南万宁开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中国首个漂浮式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还将在资源和建设条件好的区域推动一批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随后,中国电建透露,其近期将在万宁海域投资建设装机规模为100万千瓦的全球首个规模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为什么偏偏是浮式海上风电?
一直以来,海上风电凭借其发电量可观、选址灵活等优势备受业界青睐,但由于各国海域地理条件不仅相同,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在安装时也容易受到限制。于是,能突破空间局限、走向更深远海域的浮式海上风电就成了“香饽饽”。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可开发的浮式海上风电住那估计规模最高可达固定式海上风电的4倍左右。
我国深远海风资源储备也称得上是“风电富矿”,可达1268GW(约合12.68亿千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地方也在加紧布局深远海风电项目。6月1日,《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转向规划》发布,提到“十四五”时期,将“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1030万千瓦,力争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工480万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欧洲的设计理念,我国漂浮式风机以整机厂商为主导寻求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追求项目的经济性,可更进一步挖掘深远海风电项目的平价潜力。
原标题:浮式海上风电火遍全球,平价是商业化推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