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氢”流涌动。近日,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提出三年内实现氢能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的目标。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规划显示,上海工业产氢供氢能力已达到近50万吨/年,建成超10座加氢站、近30公里输氢管道,基本形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在技术攻关、基础设施、示范应用上走在了前列。
从氢汽车的上市到冬奥会氢燃料主火炬的点亮,氢能源的未来倍受期待。目前,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已出台近200个政策文件,旨在推动氢能在能源转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于近期发布《氢能产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氢能源产业区域分布、产业链构成和企业发展之路进行深度探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19年3月,氢能设施的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源划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氢能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氢能企业数量连续12年稳步增长,长三角势头最猛
“氢”风徐来,拂起阵阵涟漪。启信宝产业链数据库显示,自2011年起,氢能产业企业数量已连续12年稳步增长,总数量已超过1600家。截至2022年6月底,相关产业企业资本背景主要为民营企业(1201家),其次是国资背景企业(248家);超过75%的氢能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数量超过1200家。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地区强盛的开拓势头。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五大经济圈中长三角新增氢能企业88家排在首位,是排名第五的成渝都市圈的4.6倍。氢能源产业链上游以氢气制取、提纯为主,中游主攻氢能储存运输,下游多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电力领域,各环节中氢气储存设备近三年新增企业数量最多,共新增109家;紧随其后的是加氢站控制系统,新增94家。
产业区域集群效应明显,江苏、广东领跑“氢赛道”
启信宝产业链数据库显示,现阶段氢能企业集中分布在江苏省(254家)、广东省(190家),两省氢能企业数量在全国的占比均已超过10%,呈“双雄并立”局面;国内氢能产业链68家上市公司中,江苏、广东也各占了10家。聚焦到产业链,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分别为:上游苏州市(67家),中游北京市(59家),下游深圳市(22家)。下游环节区域产业集中度最高,江苏、广东、湖北、浙江、山东等五大区域的企业数量占了下游企业总量的63%。
氢能企业的高度发展与前瞻性政策指引、庞大的能源需求和便利的资源获取途径密不可分。以苏州为例,早在2017年,苏州就启动了氢能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已汇聚从氢能“制、储、运、加”供给侧到燃料电池应用端等全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机构。作为工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80%的“能耗大城”,氢能产业的发展利于提高苏州能源自给水平;来自张家巷、昆山等地的大型钢铁、石化、合成氨企业和法液空等国际工业气体供应商,也为苏州发展氢能产业构建了坚实基础。
氢能企业数量现不到光伏、风电产业的1/20,未来或撬动20%的终端能源消费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初现民用曙光的交通运输领域,与锂电池产业链相比,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更长,复杂度更高。氢能源要想通过规模化、商业化落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还需磨练好技术“内功”,翻越制氢、储运等环节的成本“大山”。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背面,氢能产业上市公司研发资金投入、人力占比仍略低于全国均值,还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
越过山丘,氢能未来仍是一片“蓝海”。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占终端能源消费中的20%。启信宝产业链数据库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与光伏(56776家)、风电(36884家)等其他相对成熟的新能源产业相比,氢能产业企业数量不足其1/20,潜在市场空间极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是氢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的重要窗口期,合合信息也将持续跟踪氢能新赛道,以数智洞察加速“双碳”目标的实现。
原标题: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发布《氢能产业研究报告》,江苏与广东“双雄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