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雪崩前夜:上游材料涨价5 倍,下游组件挣扎度日
日期:2022-07-1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ujian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在涨价一年后,硅料价格仍然看不到降价的影子。以至于下游电池龙头放出:“整个行业都会出现剧烈的雪崩”的狠话。

整个产业链正在一个微妙的时刻。上游硅料厂商利润暴涨,下游叫苦连天。4月业绩会上,隆基董事长钟宝申透露,因为原材料价格过高,他们停了2000台设备,电池工厂停产减产。

上游却是另一幅图景。7月4日晚间,硅料龙头通威股份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通威股份股价在7月5日创下新高,公司市值突破3000亿元。

包括通威在内的“硅料四大天王”,都得益于硅料涨价和需求旺盛给出了好看的财报。保利协鑫2021年毛利创下记录,达到73亿元,新特能源2021年归母净利润翻了6倍,大全能源今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也翻了6倍以上。

但红利只属于一小部分上游和龙头公司。

“四大天王”赚钱到手软,身处下游组件、电站行业的公司却被挤压更严重。后者原本就处于白热化竞争中,硅料涨价让下游组件、电池厂难以支撑。

硅料已经从2021年初的6万元/吨,涨到现在29万元/吨,还看不到降价的迹象。硅料涨价固然很大原因在于“双碳”政策之下装机量增长,加上当前扩产还未到位,供需不平衡。然而今年也出现对上游囤货的质疑。

如果价格维持高位,中小组件厂商要么转型,要么倒闭,要么流血勉强为生。在这一次涨价浪潮中,他们不得不接受一次大清洗。当然,这和雪崩还有些距离。尘埃落定后,留给行业的也许是一批更优质的公司,也可能是一次衰退。

01 奇货可居

硅料价格涨了一年半,背后原因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各执一词。

6月10日,一份下游光伏电池大厂爱旭股份的一份非公开材料流传开来,在这封《关于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的汇报材料》中,爱旭股份认为目前硅料供应达到190GW,但今年全球终端需求很难到达180GW,不存在产能不匹配的问题。他们认为硅料居高不下,是因为“部分企业可以营造多晶硅、硅片严重短缺的假象,助推中间贸易商、产业链各环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他们点名“部分企业”中的一员,也就是通威集团。爱旭详细描述了通威认为“月度定价”上涨太慢,拿出少量硅料每周邀请企业竞标。多晶硅价格一周一刷新,一个月中涨了37.2%。他们的所有生产活动只能暂停。

如果真如爱旭所述,通威待价而沽,硅料其实在上游空转涨价,没有投入下游。

就在爱旭提交材料第二天,召开座谈会的光伏行业协会也发布了一则呼吁,号召从业者们抵制过度囤货、哄抬物价和投机行为。

通威股份很快给出回应,表示自己“没有出货给任何中间贸易商,也不存在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的情形。”至于价格,那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如果只看理论数据,的确不存在供不应求。根据行业咨询公司PV Infolink预测,今年全球组件需求起码会到223GW。通常1万吨多晶硅能产出3.5GW-4GW组件,所以需要55-63万吨多晶硅。

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64.2万吨。一般市场供需比要大于1.2才算供需平衡,如果今年产量和去年相同,的确会存在很大缺口。

去年开始,四家龙头硅料厂的产线陆续投产,包括保利协鑫2万吨级颗粒硅项目、大全能源3.5万吨多晶硅项目、通威10.1万吨产能爬坡。这已经能带来近80万吨硅料。亚洲硅业、东方希望也陆续在今年投入新产能。

不过,需要考虑到新建产线从投产到爬坡需要半年,产能可能到三、四季度才能完全释放。加上疫情反复,物流也影响到货量,的确在今年一二季度还会出现短缺。

这种微妙的平衡下,很难找到明确的归罪方。供应不足客观存在,但价格上涨如此之快,多少也有恐慌情绪越来越浓烈的助推。通威等硅料厂商身处旋涡中心,自然成为最大的靶子。

02 受伤者

爱旭股份并非完美受害者。

下游都为硅料涨价叫苦。但爱旭股份之所以在涨价后业绩难看,也是为其扩张太激进买单。

爱旭020年到2021年公布了超过80GW的新项目,投资超过400亿元。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对爱旭这样扩张中的公司自然伤害加倍。

爱旭承受的主要是上游硅料、硅片企业压力,而更受冲击的是处于爱旭股份下游的组件厂商。

这些厂商长期处于两头挤压中。承担材料涨价同时,要承受国家发电平价上网政策约束,在整个产业链中向来毛利偏低。

组件厂可以分为三类,自己既做硅片、也做组件的龙头,如隆基、晶科能源,组件业务为主,硅料、硅片业务还未成规模的大公司,如东方日升、天合光能,以及众多只有组件业务的中小规模厂商。

隆基、晶科能源等并没有伤筋动骨,他们早已锁定了硅料长单,自己也会调高硅片价格,对冲组件部分业务的风险。

东方日升、天合光能这样的公司虽然毛利会因此降低,但因为可以卖系统,也有电站业务,客源相对稳定,其实排产并没有太大变化。

真正遭殃的是中小组件厂及下游零散电站集成商。他们不可能有能力和资金提前锁定上游硅片,只能被动迎接冲击。“下游很痛苦。”一位电站集成商告诉36氪,他们只能想办法转型做BIPV、光储一体机。或者干脆“撂了”。

这其实是个危险的信号。两个季度后,硅料产能充裕,但中小厂商纷纷停工、减产,硅料会出现过剩的风险。用爱旭股份陈刚略夸张的说法,“整个行业都会出现剧烈的雪崩。”

产业链的确处于混乱中。爱旭提到商务活动无法进行,刚谈完的生意还没执行又要根据新价格重谈,之前的合同成为废纸。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提到类似现象。行业之中信任淡漠,都想从硅料上涨中分到一杯羹,很难稳定成长。

很多人其实记得十多年前那次硅料涨价到暴跌的惊心。因为欧美光伏行业红火,硅料从2006年27美元/公斤一度涨到500美元/公斤。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光伏补贴取消,需求暴跌,硅料价格一泻千里,曾经在高峰期疯狂扩张、锁单的无锡尚德破产。

当然,目前我国硅料已经国产化,不需要从海外进口,受国外价格波动小。加之政策红利,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光伏行业都在黄金期,能消化足够多的产能。这一次硅料上涨后,不会重复过去的一地鸡毛。

可仍然不能忽视不安因素,欧美经济再次出现衰退迹象,2021年我国内光伏建设其实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2022年疫情反复又增加不确定性。需求仍不明确,第四季度硅料产能完全释放后,市场或许会遭遇激烈动荡。

原标题:光伏雪崩前夜:上游材料涨价5 倍,下游组件挣扎度日
 
相关阅读: 光伏 产业链 下游组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投资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