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上,千余辆交通保障用车都是氢能源车型,并且配备30多个加氢站,在山高路滑、山低坡陡的张家口、延庆赛区穿梭,极大地考验了氢燃料电池车耐低温、长续航的特性,构建成了冬奥氢燃料电池车闭环的生态圈,同时也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更是验证了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商业化提供了很好的运营范本。
此前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示范“城市群”的奖励补贴通知。今年6月20日,上海携手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部分城市城市加入“城市群”联盟,协同发展氢能源,将氢能源的发展推上了机遇风口。
看点速览:
· “双碳”目标下,氢能源迎来发展机遇
·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文,对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各大城市打开思路,根据自身条件探索符合自身的氢燃料发展之路
北京、天津、河北组成“京津冀”氢能源生态圈;
上海与长三角、西北、山东淄博联手打造氢能产业链;
广东城市群由氢能领头羊“佛山”牵头。
· 我国氢燃料推广目前主要集中在商用车层面,但乘用车也未放弃氢能源的研发。
长安深蓝推出我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深蓝SL03氢能版,丰田第二代Mirai成为冬奥会官方用车。
· 能够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会有更多的城市涌入氢能赛道,形成新能源+氢能源“双碳”协同发展,真正实现预期的双碳目标。
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碳中和”的大幕已经拉开,新一轮能源革命扑面而来,作为这场革命的主角之一,氢能源被称为“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自2009年起,我国一直采取对消费者给予购置补贴的方式,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在2020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将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五部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城市群最高奖励额度为18.7亿元,五个城市群奖励累积不超过100亿元,补贴对象由个人、车企转变为城市群。
随后,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快速响应政策。北京市发布面向2025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印发了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发布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随着上海的加入使得国内氢燃料“城市群”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朗。
当下,氢燃料电池车辆政策的直接补贴对象是城市群,再由城市群奖励给氢能产业各个环节的企业,补贴受益者由新能源的个人、车企,转变为城市群,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吸取了纯电动车发展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恶意骗补”的情况。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在2012年-2020年期间,我国氢气产量从1600万吨增加到2500万吨,2021年氢能产量超过3300万吨,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在氢能供给上的潜力“巨大”,作为终极清洁能源,我国的氢气产量也足够为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提供背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尽管政策支持和产能充足,但是与强势增长的新能源相比,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可以用“缓慢”来形容,还在依靠政策的大力补贴,相比新能源,氢能源的发展之路更加曲折。新能源推广基本是以个人乘用车为主,补贴对象是车企,只要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运营里程的车辆,都可以纳入补贴范围,可以说补贴车辆的总量是没有上限的。
原标题: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能的机会与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