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稳步推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能源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和系统自愈能力以及
储能、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协调调控能力,使得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接纳分布式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当前风电、
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有限,分布式电源接入困难的问题,有效消除了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困局,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新能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与配套政策措施、市场机制的高度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进行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能源分布特点,明确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以及整体结构框架。
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网络是能源互联的枢纽,而我国的能源分布条件以及电力行业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模式不能完全照办欧美国家的理论体系,需要针对我国实际能源分布特点、用能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建立适合我国的能源互联网络体系。
2、集中研究能源互联网中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我国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技术创新能力。
应尽快开展能源互联网中信息交互技术、智能电网控制和调度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技术等先进关键技术,给我国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储备。
一方面,在当前阶段加快智能电网以及主动配电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物理支撑之一,利用其先进的信息通信、电力电子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对规模化接入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实施主动管理,能够实现对新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装置等单元协调控制和网络快速重构,从而达到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的效果。
另一方面,加快“云计算”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大数据”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信息数据支撑,而“云计算”作为计算资源的底层,支撑着上层的“大数据”处理,凭借其存储成本低、安全可靠,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将会成为能源互联网中信息数据交互的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