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光伏茅”更名,“绿能”有何深意?
日期:2022-05-3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zhanganji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什么是“绿能”?

半月前,隆基发布变更公司证券简称的实施公告。自此,沿用了12年的股票简称“隆基股份”正式更名为“隆基绿能”。公告指出,变更证券简称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布局和主营业务定位,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和公司价值。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绿能”都有自己的解读。“隆基绿能”的注脚又是什么?“绿能”的背后,彰显出隆基怎样的转型定位和社会责任?

减排脱碳——

氢能壮大正当时


隆基在更名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并自2021年起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制氢业务的发展壮大正是此次更名背后的关键所在。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表示,当前,我国正通过电力市场的快速清洁化转型实现电力系统减排,但仍有近60%的碳排放无法通过电力脱碳解决,由此必须引入氢能进行深度脱碳。因此,向氢能领域靠拢是能源企业的必经之路,是隆基在能源转型和产业布局上前瞻性的体现。致力于碳减排的战略布局,更彰显出隆基作为一家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隆基便开启了氢能产业链的战略性研究,早期更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了电解水制氢装备技术的研发。2021年3月,隆基正式成立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氢能赛道,主打大型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同时布局绿电制绿氢解决方案,推动氢能技术进步。

隆基2021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氢能业务团队完成搭建,业务规划定位基本清晰,实现首台1000Nm3/h碱性水电解槽成功下线。截至2021年末,隆基已初步具备了订单获取能力和50万千瓦生产交付能力,同时其市场拓展与品牌营销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隆基方面透露,到今年底,公司在氢能电解水制氢设备上的的产能将达到150万千瓦—20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达到500万千瓦—1000万千瓦。

持续创新——

夯实基础再出发


在氢能领域开疆拓土的同时,隆基深知夯实既有优势业务的重要性。

仅2021年,隆基在组件产品的转换效率上就先后7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在组件出货量和规模上稳居全球首位。

在光伏产业,隆基不断推进单晶路线应用、金刚线切割普及PERC电池推广等业务,打造、引领全球技术高地,有效促进了国内光伏产业摆脱补贴,成功推动光伏上网电价技术成本低于度电0.1元。同时,隆基也在传统的光伏赛道上寻找新的增长点。2020年,其发布首款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产品,正式进军BIPV领域。2021年,隆基与森特股份整合优化BIPV业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轻资产运营。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当产品同质化以后,其盈利状况取决于市场供需情况,如果供应过剩,盈利就比较差。如果公司提前布局,拥有新的技术,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不管市场如何变化,都可获得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解码“绿能”——

拓展“绿电+绿氢”想象空间

在探索“差异化产品”和“可持续盈利”的进程中,隆基正在尝试给出自己对“绿能”的想象——“绿电+绿氢”。

截至目前,隆基已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全面覆盖钢铁冶炼、石油炼化、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生产、生活领域。以此为依托,隆基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高耗能行业,相继推出行业脱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构建“零碳绿能世界”。

隆基方面表示,光伏与制氢的耦合发展,本质是绿电与绿氢耦合发展,两者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随着光伏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加之制氢系统设备快速降价,为两者耦合、互补发展奠定了可行性。

未来,隆基将借助自身在光伏领域的绿电经验,推动绿电普及,综合提升“绿电+绿氢”解决方案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同时,将坚持研发投入,以技术驱动不断降低绿氢成本,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制氢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拓展“绿电+绿氢”的应用场景。通过光伏与绿氢的结合,从光伏龙头转型绿色能源龙头,隆基旨在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绿能科技公司。 

原标题:“光伏茅”更名,“绿能”有何深意?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