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红发易帜
2009年10月,红发集团终于宣布以总代价41.82亿港元,全资收购薄膜太阳能组件设备供应商Apollo集团。
对价以发行新股及可换股债券支付:
1)3.67亿港元以代价股支付(2.79亿股,占现有股本的35.14%);
2)10.4亿港元用第一批可换股债券支付;
3)最后27.75亿港元用第二批可换股债券支付。
有媒体称“红发斥42亿购太阳能业务”,把买主和卖主搞反了。收购前,红发集团总股本为7.94亿股。41.82亿港元对价以1.316港元/股(1拆4后单价为0.329港元),转换为31.8亿股,相当于原有股本的4倍。
Apollo的股东把公司卖给红发集团,反过来却成为后者的新主人,上市公司就此更名为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简称铂阳太阳能)。这就是所谓的借壳上市。
4.好公司为什么买壳
买壳上市有两大弊端:
一是没有经过IPO的洗礼,给人来路不正的感觉。特别是在普遍采取备案制的海外资本场,优秀公司更没有理由弃IPO选择借壳上市。
二是上市代价过大,特别是从壳贩手中买。假如一家优秀的公司,让股东用100%的所有权换取上市公司80%股权(卖壳者由此获利)。为了上市,五分之一的肉被“狼吃了”,代价惨重。除此之外,还支付了价值过亿的7950万“佣金股价”。
因此,除非有难言之隐或者根本不优秀!
Apollo是什么神
众所周知,国美电器是通过买壳在香港上市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黄光裕的个性。但Apollo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有资格买壳的主。
首先是没有经营历史。根据公告,Apollo是一家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商(与汉能一样)。在北京及福建泉州各有一个“研发小组”,生产基地亦在北京,员工总数为116名(其中研发18名、产品设计生产58名)。Apollo旗下位于香港、福建北京的三家附属公司名号中有“铂阳”二字,它们分别成立于2008年11月,12月和2009年7月12日。
其次是没有成熟的员工队伍。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8个月的薪酬总额为165万港元,其中5名薪酬最高者得63.9万。假如其余111名员工平均月薪为4000港元,则人均服役时长为2.3个月,试用期都没过!
第三是没有像样的的生产设备。到2009年7月,Apollo手中厂房、设备的账面值为86.1万港元。脑补一下80万能在北京能置办什么厂房、设备。
第四是没有令人信服和业绩。2009年7月未,Apollo尚未取得营收。只披露手里有10.2亿元的合同,而且有8亿多来自非独立第三方“中锦阳”。被收购时,Apollo帐上4.17亿元预收款算是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83.4%。
2008年成形、半年后就买壳,厂房、设务、人员要啥没啥。但凭80万的设备、接10亿元订单,花42亿反向收购上市公司。不知Apollo是何方神圣,竟谱写出了如此励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