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聆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聆达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合伙人签署份额转让意向协议暨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称,聆达股份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杭州光恒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杭州光恒昱)的通知,杭州光恒昱合伙人王正育先生及王妙琪女士于2022年5月15日与杭州伯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杭州伯翰)签署了《合伙份额收购意向书》,拟转让持有的控股股东杭州光恒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合伙份额。
本次交易完成后,聆达股份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屋漏偏逢连夜雨
资料显示,聆达股份成立于2005年,原是一家以技术为先导,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成套、工程施工、运营管理于一身,从事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能源节约的专业化公司。2010年正式上市。
自2013年开始,聆达股份不断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并于2014年收购格尔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进军光伏行业。本次收购对聆达股份后续业绩作出了不小的贡献,2019年光伏业务在公司总营收占比已达45.51%。
“尝到甜头”后的聆达股份,又“亲眼目睹”了光伏产业在2020年的逆势增长。2020年底,聆达股份宣布以2.87亿元的价格收购嘉悦新能源70%股权,将进军光伏电池片环节,并表示日后要让光伏业务收入占据主导地位。
同年,太阳能电池业务就成为了聆达股份最大营收来源,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74.82%,且毛利率为24.40%,让聆达股份对嘉悦新能源有了更大的信心。
因此,聆达股份在2021年又通过两次收购,将嘉悦新能源剩余股份收入囊中,后者就此成为聆达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但让聆达股份未曾想到的是,2021年硅料价格大涨,电池片环节成为了上下游博弈中的“受害者”。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的独立电池片厂商爱旭股份,在此情况下也不免陷入亏损,嘉悦新能源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数据显示,2021年聆达股份太阳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增长362.08%,但毛利率却变成了-1.27%,也是聆达股份亏损的主要原因。
2021年,聆达股份实现营收10.51亿元,同比增长272.40%;归母净利润亏损7270万元,同比下降29.78%,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近1.3亿元。
更为严重的是,今年1月份,聆达股份实控人王正育还涉嫌内幕交易“聆达股份”等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立案调查。
入主不足两年就要退出
在企业发展史上,有不少实控人在企业持续亏损时选择退出的案例。但像聆达股份这样连续亏损两年,实控人就要转让全部股权的案例却并不多见,此举或因王正育并非聆达股份创始人。
根据聆达股份此前公告显示,王正育、王妙琪在2020年7月通过受让杭州光恒昱的全部合伙份额进而间接控制聆达股份,王正育由此成为聆达股份实控人,此前聆达股份实控人为刘振东。
收购嘉悦新能源事宜也是在王正育入主聆达股份后的布局,只是没想到前景广阔的嘉悦新能源,会连续两年成为聆达股份的“负资产”,加上王正育还在接受立案调查。自顾不暇之时选择转让聆达股份控制权,也不让人意外。
原标题:进军光伏连续两年亏损,老牌企业将变更实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