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对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钠离子、全钒液流电池、铅炭电池等六种储能的发展现状、系统成本、应用前景做了评估。
多种储能路线进入发展快车道。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安全保障必要保障,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需求空间广阔。国内市场,风光强制配储政策推动储能需求指数增长;海外方面。2021年美、欧、澳等国家皆出现爆发性增长。在市场需求爆发以及政策鼓励的双重推动下,成熟的抽蓄以及锂电储能呈现爆发性增长,其他新型储能路线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抽水蓄能:巨量项目开工建设。抽水蓄能是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具有技术优、成本低、寿命长、容量大、效率高等优点。我们测算在不考虑充电成本的前提下,常规抽水蓄能电站LOCE范围为0.23-0.34元/kWh,是当前最为经济的储能方式。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按照6元/W测算,投资须达5400亿左右;截至目前我国各省公布的重点项目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已达104.3GW,累计投资超6000亿。建议关注核心受益标的中国电建。
锂离子电池储能:正处于超级爆发周期。根据GGII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29GWh,同比增长339%;而根据全球研究机构EVTank与伊维经济研究院共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66.3GWh,同比增长132.6%,电力系统储能是主要增量贡献。当前铁锂储能成本较高,但在海外高电价地区已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铁锂电池是当前应用最成熟的电化学储能,预计随着成本降低以及循环寿命的提高,经济性将不断提升。建议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派能科技、德业股份。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成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补充。压缩空气储能之前受制于储能效率较低,电量损耗成本较高,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大型电站储能转化效率已经上升至70%-75%,低于抽水蓄能电站,但已经具有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目前商业化项目正在大规模上马。
我们测算,在初始投资成本6元/W,年均循环次数400次,储能循环效率73%,储能系统寿命为30年的假设下,压缩空气储能度电成本约为0.436元/kWh。而在初始投资5-6元/W,年循环次数达到450-600次的情况下,度电成本区间为0.252-0.413元/kWh。压缩空气度电成本依然要略高于抽水蓄能,但是远低于磷酸铁锂;另外,其投资周期较抽水蓄能短,且单体投资规模限制小;综合看来,压缩空气储能有望成为抽水蓄能在大规模储能方面重要补充。建议关注中储国能(未上市)、杭锅股份等企业。
行业研究报告
钠离子电池:性能优异,被寄予厚望。决定电化学储能能否被大面积应用的关键因素包括安全性、材料资源可得性、高低温性能、寿命、投资成本等,而根据钠离子电池最新研究进展,钠离子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其在规模化应用后成本有望低于铁锂电池,可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得到广阔应用。当前,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中,商业化在即;其中,中科海钠目前规划了两条一共2GWh的钠离子电芯的产线,目标是实现今年投产;宁德时代表示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建议关注中和海纳(未上市)、宁德时代、华阳股份。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寿命长、安全性好、输出功率大、储能容量大且易于扩展等特点,2019年以来我国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正加快建设。目前成本问题仍是钒电池大规模商业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我们测算,在电化学储能中,全钒液流电池LCOS与铁锂电池接近,但是能量转化效率方面不如锂电池,且布置灵活性、温度环境要求较高。行业当前处在由示范阶段转向商业化过程中,预计未来随着技术以及工程进步,成本会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能效也有望进一步提高。建议关注大连融科(未上市)、北京普能(未上市)。
铅炭电池储能。铅碳电池是一种电容型铅酸电池,是从传统的铅酸电池演进出来的技术。铅炭电池同时具有铅酸电池和电容器的特点,且拥有非常好的充放电性能,延长了电池寿命,可以达到2000次以上,远高于铅酸电池的300-500次。通过测算比较,发现虽然铅炭电池初始投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其放电深度低于其他储能形式,度电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另外如果考虑实际使用中能量损耗成本,铅炭电池因能效相对铁锂电池较低,经济性会处于一定劣势势。新型储能百花齐放的状态下,铅炭电池也将有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能效提升以及成本下降。
原标题:英大证券:六类储能的发展情况及其经济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