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握好绿色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绿色投资能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带动供需两端的绿色复苏,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近日举行的“能源中国—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绿色投资展开了热烈讨论。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能源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绿色改造领域、绿色低碳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领域、绿色低碳消费领域以及可再生能源友好的能源或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平均每年约8.9万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总投资的16%左右。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这个规模。邹骥认为,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的30年-40年中,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从现在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可能需要139万亿元人民币,每年约占整个GDP总量的2%左右。分行业来看,电力行业的绿色投资需求最大,总需求达到67.4万亿元。其次为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总需求分别为37.4万亿元和22.3万亿元。”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给出一组数据。
绿色投资重点投向哪些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应关注城乡经济建设的三大领域。“一是新型城镇建筑配电系统和智能有序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建议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充分挖掘利用电动车电池资源;二是新型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要使农村由能源消费者变为零碳能源的重要产地,建议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三是使流程工业低品位余热供给系统成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工业生产用热源。”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指出,碳中和百万亿级的投资需求中,80%-90%的需求集中在能源、建筑、交通和核工业四大行业。从能源领域投资需求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二是终端电气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三是非电降排带来的投资需求。“以上三方面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低碳转型都值得金融机构关注,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进行支持。”
新能源汽车也是绿色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拉动经济效益已经显现。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消费约1.6万亿元人民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约4.8万亿元。
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激励各方投资。
如何打通政策堵点,挖掘绿色投资的潜力?邹骥认为,一方面,要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为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建立长期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要加速建立碳定价的体系,使实际的碳价显著高于边际减碳的成本,为减碳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引导足额的投资流入减排等领域。
殷红则认为,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能源转型进展,把握市场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之一是能源,在此过程中可能带来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能源行业竞争结构、产业发展规律会产生较大变化。为推进能源转型,金融机构要进行这方面的政策研究。”
另外,殷红建议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投放效率。“在实现化石能源比例下降的过程中,要控制化石能源低碳转型风险,探索转型风险的识别工具,把能耗、环境因素等纳入评级模型,对能源转型可能带来的转型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支持企业顺利稳健地实现低碳绿色转型。”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 我国绿色投资有望超8万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