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山东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在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中国海装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温剑波、总经理助理李晓艳受邀参加开工签约仪式。
山东省沿海风力资源丰富,具有风速高、静风期少的特点,开发潜力巨大,在海上风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方面优势突出,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之一。今年年初印发的《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将打造千万级海上风电基地,逐步推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
东营市地处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辖5000平方公里海域,具备优质的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条件成熟,地理位置优势明显,配套港口泊位充足,具备打造千亿级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的基础条件。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旨在依托山东省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布局海上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259亿元,总占地面积8800亩,由主机及大部件生产基地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生产基地构成,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根据项目规划,中国海装将依托中国船舶集团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深厚底蕴,在山东省及东营市能源政策指导下,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布局智能化总装基地。
“作为风电行业国家队,中国海装将深入贯彻“30·60”战略部署,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支撑新能源战略”为使命,充分依托中船集团海工装备研发制造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中国海装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温剑波在致辞中表示。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中,温剑波代表中国海装分别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玉明,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国海装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温剑波在接受山东省电视台采访中表示,大兆瓦海上机组是必然趋势。山东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广泛,风资源条件良好,在海上机型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的潮流下,10兆瓦级及以上机组已经收获批量订单的基础上,小兆瓦机型已不能满足山东海域市场需求,加之海上风电已进入平价时代,须向大兆瓦海上机组迈进,采用定制化地以大叶片,大兆瓦机型,以满足山东海上风电的发展。
《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着力打造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形成规模化、基地化效应,逐步推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推进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等技术创新应用。对于规划要求,显然,中国海装已做好准备。
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打造了完备的风电全产业链,而作为中国船舶集团风电产业链链长,中国海装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授予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具备装备制造业“国家队”的技术优势。
中国海装以成熟产业配套、先进技术集成、综合效益最优、平价建设适宜的思路,引领了海上大型化机组的发展方向。从创造多项纪录、运行效益大幅领先的H171-5MW,到获得大量市场订单、破冰海上平价的H220-8MW和H210-10MW,再到2021年获得认证的H256-16MW、正式下线的“扶摇号”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平台,中国海装已掌握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身技术的自主可控,带动了大型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海装将以入驻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为契机,发挥优势,向海图强!促进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助推山东海上风电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原标题:产值百亿!这个海上风电产业园签约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