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
林如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
罗周 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记者:如何看待晶硅制造的绿色低碳价值?
林如海:我国多晶硅产业在规模、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已实现飞跃式发展,10年前“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密集型”粗放式定义已经不符合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如今,多晶硅具有“高技术、高载能、资金密集型”高端产业特点。因此,高耗能行业亟待重新定义,并量化具体指标,为我国身负减碳目标重任的多晶硅产业正名。
罗周:1千克煤炭燃烧发电产生3度电,而1千克多晶硅生产出的光伏发电板全生命周期可发电1.4万度,对比煤炭发电可实现碳减排9800千克。从晶硅光伏全流程看,生产多晶硅消耗的能量,只占其光伏发电产生能量的很小一部分。
记者:晶硅原料生产的市场前景如何?
林如海:按照业内预测,2022年至2025年,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将从80万吨增加至150万吨左右。“双碳”目标下,国内众多企业纷纷拟建扩建硅料产能。据硅业分会统计,2022—2025年,新增产能超过250万吨/年以上。2022年底,保守预计国内硅料产能将达到87万吨/年,2025年规划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记者:晶硅制造落实“双碳”目标任务,面临哪些瓶颈?
林如海:上下游供需错配,导致硅料价格阶段性大涨大跌,加剧市场无序竞争,阻碍产业链协同均衡发展。建议强化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企业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审核力度。按照产业政策和能耗双控要求,有序推动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内的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对于在清洁能源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硅产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及为硅产业供电的多能互补项目,建议在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和鼓励。
罗周:高纯晶硅生产会消耗一定的能源,需要结合电站应用端的贡献综合看能源回报,避免出现认知误区进而限制行业发展。永祥将坚持技术创新、自我突破,解决好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要素保障等难题。
原标题:晶硅制造有多少绿色低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