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为烫手山芋?
新能源是如何成为“天威劫”的?
此前一直以输变电为主业的天威在2001年进入
光伏领域,此后形成了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系统集成和应用为主导的光伏产业集群。
天威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跨领域多元化经营始于2001年,“标志性事件是投资保定英利,成立天威英利,正式拉开投资新能源业务的序幕。此后天威又分别以参股、控股、独资形式,建立新光硅业、四川硅业、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天威新能源(扬州)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武汉)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同时涉足光伏、风电等领域。”
天威在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动作,让觊觎新能源已久的兵装集团怦然心动。2007年9月25日,天威100%的股权被划拨给兵装集团。此后,兵装把自己的梦想加注到了天威身上——其为天威设计了输变电、新能源“双主业”发展路线,并承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给予150亿元、300亿元的支持,让天威新能源业务收入和利润都超过其输变电业务。
同期前后,天威保变主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06年至2008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达到1.4亿元、4.5亿元、9.4亿元,三年暴增近9倍。
彼时,仅仅是天威英利和新光硅业两笔投资,就一度让天威盆钵皆满——在2007年至2008年间,这两笔投资所赚的利润就占到天威保变当年利润的60%还多。
不过,天威在新能源领域步子迈得太大,最终导致如今的“尾大不掉”。相关统计显示,在2008年至2012年间,天威集团共计推动了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投资额达到152.75亿元。其中,20个匆忙上马的投资项目并未经过董事会审议等法定程序。
麻烦是从2011年开始的。由于光伏产业陷入不景气周期,天威保变新能源业务板块在当年亏损1.21亿元,导致当年的净利润大降94.32%。2012年、2013年天威保变分别亏损15.24亿元、52.33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板块的亏损、计提减值、预计负债是主要原因。
“天威新能源业务徒然烂尾的今天,正是兵装集团昔日与天威携手狂飙埋下的苦果。”前述天威内部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天威集团的输变电业务注入保变电气后,就只剩下新能源这些烂资产了。如果现在兵装集团不兜底,则天威只有破产重组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