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发布。预计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9.5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约为38%,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52%。
“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人均年用电量提高到5331千瓦时,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千瓦时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由2015年的27.2%上升至2020年的33.9%,电网技术及发电效率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的恢复,能源需求将有所增长。同时,“十四五”时期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阶段,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延续,我国能源发展将面临区域性能源供需矛盾、能源转型存在技术短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任务艰巨、能源安全风险多元化、能源供应和转型成本持续增高等问题。新能源“极热无风、夜间无光”特征突出,也对保障电力连续稳定供应、实时平衡提出了新要求。
为实现“双碳”目标,蓝皮书建议加快电气化推动低碳化步伐,大力推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建设,加快构建以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要加大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加大抽水蓄能以及其他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着力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保障电力安全供应。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新机制,探索电网在新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加快构建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等新商业模式,建立低碳电力经济评价新方法和新的电价形成机制,加快支撑转型的技术标准替代衔接。
原标题: 能源蓝皮书建议:要加大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加大抽水蓄能以及其他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