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的欧盟放出了自己的“底牌”。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7日周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布鲁塞尔表示,欧盟27个成员国最迟有望在4月8日周五就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提议达成共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这是欧盟针对俄罗斯关键能源收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
但是,由于德国的请求,欧盟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全面禁令将推迟至今年8月中旬生效,即把不再进口俄罗斯煤炭的缓冲期从原定的三个月延长到了四个月。
尽管如此,由于煤炭出口大国澳洲和印尼已经达到了生产极限,而主要生产国南非受限于物流问题,一些进口国可能难以维持供应水平,由此带来的抢购热潮将使全球煤炭价格继续上涨。
同时,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也高度依赖。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数据,德国进口的天然气有约55%来自俄罗斯,从俄进口的煤炭和石油约占德国总进口的约50%和35%,德国在能源方面高度依赖俄罗斯,故受到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能源价格高企影响到德国的方方面面。西门子公司负责人坦言,抵制俄罗斯能源对德国经济的伤害要大于对俄罗斯的影响。德国能源消费者协会主席彼得斯表示:“我们预计今年内,暖气、汽油和电力的价格都会翻倍,这对我们的会员来说是很大一笔额外开支,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多大的压力。”数据显示,消费者当月为家庭能源和燃料的支出比上一年多22.5%。
俄乌冲突影响,使得欧盟迫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强烈,但从眼下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能源制裁下,德国的“自救”从通过法案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内阁4月6日通过了一揽子法案,计划到2030年80%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35年几乎所有的电力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根据该法案,到2030年,德国陆上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115吉瓦;离岸风力发电能力至少达到30吉瓦,2045年达到70吉瓦。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能力将由目前的59吉瓦提升至215吉瓦。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电,在供应中所占比例约为42%。法案表示,俄乌冲突标志着德国能源供应的转折,能源主权事关德国和欧洲安全问题。
法案计划的数据显示出了德国能源转型的迫切,但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坦言:“作为一个工业国家,德国将永远依赖能源进口,自给自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我们将很快引入氢能源与合成能源,淘汰化石能源,同时尽量让供应关系多样化,而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
当地时间7日,英国则提出了“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英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并在长期内降低能源价格”的新能源战略。也就是说,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并在本个十年内加速建设海上风电场。该战略还包括在氢能、太阳能、以及刺激北海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相关措施。
不同的意见接踵而至。英国商务大臣Kwasi Kwarteng指出,周四出台的这一战略不会在未来三到四年有助于降低能源账单,英国仍然依赖进口天然气。
奥地利财政部也于日前公布了一项2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以应对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2.5亿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拨款是规模更大计划的一部分。奥地利政府透露将用于在奥地利开发和安装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项目。预计这将减少燃料进口,并帮助该国在满足其电力需求方面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奥地利能源部长Leonore Gewessler谈到新计划时说:“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账单,但天然气公司确实会。”她提到了奥地利目前经济对天然气的依赖。
欧盟的自救之路刻不容缓,欧盟的自救之路也步履维艰。近年来,欧洲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着力于摆脱化石燃料,较煤炭更为清洁、较新能源又稳定且价格低廉的天然气成为欧洲能源市场的“新宠”,也造成了此次欧盟能源危机“灰犀牛”事件的导火索。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迫使欧盟做出选择,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必将面临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同时还要考虑到新能源受技术、成本、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能完成系统性补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眼下欧盟无法摆脱过度依赖俄罗斯油气的困局。但从中长期来看欧盟显然有更多的路径和方案来摆脱俄罗斯,使得进口多元化更具可操作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欧盟越快转向可再生能源、水电并提高能效,就越早能真正独立掌控欧洲的能源系统。”
原标题:欧盟亮“底牌”后,新能源战略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