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联泓新科发布年报,2021年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7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24%;加权ROE提升至18.5%,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12.7亿元。公司EVA、PP、EOD等产品在各细分领域的优势继续巩固和扩大,高毛利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年报显示,“十四五”期间,联泓新科在持续做大做优现有产业的同时,将主要投资布局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2021年以来,公司新项目进展不断,OCC、EVA、PP等募投和技改项目陆续投产,科院生物、联泓化学等投资并购项目先后落地,多个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有序推进,产业链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十足。
EVA业绩亮眼 积极扩产
我国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但其中关键材料之一——EVA光伏胶膜料,却一直是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环节。联泓新科是国内率先开发出EVA光伏胶膜料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并参与起草了EVA产品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居于行业先进水平。
年报显示,联泓新科EVA全年产量13.04万吨,光伏胶膜料FL02528产销量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量同比增长约42%;线缆料UL00628/UL00428在国内电线电缆专用料领域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尤其是UL00428在高端低烟无卤电线电缆料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高VA含量、高弹性EVA鞋材专用料UL01833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销量同比增加约86%。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的带动下,光伏胶膜和高端电线电缆等下游需求将进一步拉动EVA消费。紧扣市场需求,联泓新科在新能源光伏材料领域积极拓展。3月28日,联泓新科公告称,EVA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为国内首套在釜式法生产EVA的基础上增加管式法生产EVA扩能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装置产能,优化EVA产品结构。同时,联泓新科还布局了9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醋酸乙烯为EVA原料,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EVA原材料完全自给,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此外,在联泓新科规划新建的新能源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中,还包括了新建20万吨/年EVA项目。
看好锂电赛道 布局关键材料
新能源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其原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及其溶剂、隔膜等。新能源锂电材料也是联泓新科“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如锂电溶剂、锂电隔膜材料等。
碳酸酯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约占电解液质量的80%。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电解液及溶剂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0%。目前,联泓新科建“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计划于2022年底前建成交付。该项目技术优势突出,所需主要原料EO、二氧化碳、甲醇均为公司或子公司自产,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可实现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同时,联泓新科通过子公司联泓化学新建的“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9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其中,UHMWPE在锂电隔膜、板材/型材、纤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UHMWPE隔膜料也是锂电湿法隔膜的主材。
技术创新 加速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化
联泓新科年报显示,“十四五”期间将推进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
PLA是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具有生物基和可降解的特点。随着“十四五”规划、国家“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的推动及支持,PLA下游应用领域正在大幅扩展,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6月和9月,联泓新科分别通过增资及股权收购成为科院生物的控股股东,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科院生物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乳酸及13万吨聚乳酸项目”,采用了公司自主开发的“淀粉—高光纯乳酸—高光纯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目前已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工作,计划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
PPC属于新一代性能优异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PO)为原料,与其它生物可降解材料相比,PPC具有刚韧平衡性好、阻隔性好、透明度高、有效消耗二氧化碳等优点,是理想的一次性薄膜材料,可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材料,尤其在替代传统地膜材料方面具备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2021年12月,联泓新科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合作研发基于第四代催化剂的PPC超临界聚合工业化技术,并由子公司联泓格润建设5万吨/年PPC工业化生产线。
原标题:光伏材料“优等生”联泓新科年报业绩亮眼,新项目添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