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在紧张与激烈中结束。回顾整个冬奥会,除了运动健儿精彩的表现比较吸睛外,“绿色冬奥”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据了解,此次冬奥会,无论是火炬还是运输圣火的车辆,均使用了氢燃料作为动力。其中,氢能源汽车成了新宠。根据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公布的数据,三个赛区共配备了30多个加氢站,投入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打破了历届冬奥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的记录。
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氢能源汽车不仅让世界看到了我国使用清洁能源的决心,也让氢能源产品再次走进大众视野。那么,氢能源汽车能在2022年迎来春天吗?
一、外资、自主品牌已布局氢能源
在北京冬奥会中,作为汽车赞助商,丰田不仅提供了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更提供了FCEV“第二代MIRAI”和“柯斯达氢擎”两款氢燃料电池车。据丰田中国官网透露,冬奥会后,丰田将积极推进冬奥会赛事交通用车中的FCEV车型后续再利用,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早在2017年丰田就已经开始了氢能源汽车的实证实验,并积极布局在中国投放FC柯斯达氢能源汽车。
当然,除了丰田外,作为最早布局氢能源领域的车企之一,现代汽车在2021年9月展示了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高性能概念跑车、应急救援车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现代汽车集团氢能移动出行产品,并正式发布其对氢能和氢能社会的未来愿景。其中,在中国市场上,现代汽车在广州成立了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与销售基地,并计划未来在中国投入最新一代氢燃料电池SUV车型 NEXO。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自主品牌也不甘落后,积极入局氢能源领域。
2020年上汽集团宣布,在2025年之前,至少推出十款氢能源产品,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10%以上。与此同时,长城汽车2021年发布了氢能战略,宣称其将再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的研发,首款氢能源车将于今年上市。
另外,海马汽车的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已于去年的12月10日在海口正式落成,旗下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在今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后续海马还将推出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高端智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800km长续航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此外,长安CS75(配置|询价)氢燃料版、红旗H5氢燃料电池版等车型也已正式亮相,广汽的首款氢能源汽车Aion LX(配置|询价) Fuel Cell也已开始在广州示范性运营。
二、政策加持助力氢能源发展
除了外资、自主品牌入局氢能源外,我们的能源战略政策中关于氢能源部分的,也更加清晰。
2020年10月,工信部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明确提出: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将超过1000座。未来,加油站将逐步向“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转型。
2021年3月,氢能正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
如此利好的政策下,使得氢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北京、山东、河北、天津、四川、浙江、宁夏等16个省市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城市群成为获批的氢能源汽车示范区。
三、2025年氢能源规模或达800亿元
从目前阶段来看,氢能源汽车的前景非常美好,并且较于当前的纯电动汽车有很多优点。
首先补能时间短。纯电动汽车的补能时间较长,在快充模式下,一般从20%充到80%需要30分钟;慢充模式下,则至少需要8个小时。与纯电动汽车补能方式不同,氢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是加氢气,仅需3分钟,就可实现800km的续航。其次是受气候影响小。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续航缩水严重,严重影响使用。而氢能源汽车不受温度影响,即使在零下20度以下,也能实现续航自由。
所以业内人士一直有观点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氢能源汽车一直优于纯电动汽车,前途一片光明。有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中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由2020年的7352辆增长至2025年的10万辆,至2025年氢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亿元。
综合来看,氢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之一,其发展前景明朗,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受制于技术瓶颈、造价昂贵等原因,当前氢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的新能源应用必然是多层次的,氢能源汽车也将加快步伐进入由试运营转入公共领域,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
原标题:加氢站超1000座!燃料电池车超1000000辆!氢能源汽车前景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