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核电的道路上,多国正在同步推进。对于中国而言,积极发展核电还可有效带动出口,助力经济稳增长。事实表明,安全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核电“蓄能”势在必行。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发酵,核电发展重新受到重视。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大规模重振核电计划,这代表着法国在核电立场上的重大转变。在我国,2021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任务,核电建设经过长时间放缓后,再次明确将“积极”推动核电发展。在日益紧迫的“双碳”目标下,作为净零排放的基荷电源,核电“蓄能”可谓正当时。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开始对核电发展保持谨慎态度,我国也一度暂停了核电项目审批,将“安全”“有序”作为核电发展的关键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也是多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积极”发展核电,明确了核电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近期,广东、福建、海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亦将核电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核电已成为能源转型重要选项。
在发展核电的道路上,多国正在同步推进。不仅法国重启核电计划,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表示,在预计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建设核电站是最具前景的解决办法。巴西已开始为新增核电机组选址,巴西矿业和能源部表示,核能是巴西能源转型的关键和基础。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和菲律宾能源部日前也提出一项联合行动计划,双方将探索在菲律宾部署小型堆核电厂的可能。印度、南非等国同样计划大幅扩建核电,在满足本土电力需求增长的同时,利用核电降低对煤电的依赖。
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在能源系统稳定性、经济性、清洁性之间维持平衡。过于激进地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转变,不仅推高了能源价格,也引发了阶段性能源危机。为在不大幅拖累经济增速的前提下,如期实现碳中和,各国迫切需要寻求新路径。核电不仅能够降低用能成本和能源领域碳排放,还可降低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需要核电来补齐能源系统缺口。
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系统,核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一,它可以在不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热量,也不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其二,尽管新建核电站成本高昂,但是运营成本较低,因为铀资源充足且不贵。其三,核能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可再生能源。数据显示,1千克铀235的全部核裂变将产生20吉瓦小时的能量,相当于释放2000吨煤的能量。其四,核能运转更可靠和高效,可全天候发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则需“看天吃饭”,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不及核电的四分之一。
对于中国而言,积极发展核电还可有效带动出口,助力经济稳增长。供给端,我国已具备先进核电设备规模化制造能力,且造价仅为海外同类机组价格的60%左右,具备明显比较优势。需求端,据预测到2030年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新建上百台核电机组,共计新增核电装机1.15亿千瓦。每出口1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
事实表明,安全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核电“蓄能”势在必行。除了优选厂址,新建核电机组外,目前我国核电的“单一供电”模式尚无法适应新的能源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为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下一步,核能还需要扮演电力调峰、核能制氢、核能供汽、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多种角色。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历史上,多次核电事故曾引发巨大的社会恐慌,并导致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使世界核电发展陷入低谷。我国在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同时,将安全贯穿于核电设计、制造、运行和退役的全过程。要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动具有本质安全的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示范和商业化运行。同时,加强对核废料处理技术的研究,自主研发先进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加快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实现核资源最大化利用、核废物最小化处置和防核扩散,降低核电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原标题:核电“蓄能”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