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能源能并尽并、多发满发,创建新能源发展的协同机制以及突破重点工程已成为我国又快又稳创建新能源发展体系的重要支点。
我国先后出台“双碳”工作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后,我国到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25%的目标是明确的。不仅有目标,而且有行动。2021年我国已经开始了在戈壁、荒漠上马亿千瓦级新能源装机项目建设。新能源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的同时,我国采取系列措施克服新能源供应方面的短板,聚焦新能源供应稳定性,能源发展呈现快与稳结合的态势。这一点从2021年出台的系列政策可以得到验证。一是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旨在最大限度利用已建设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产能。
国家能源局2021年10月出台《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电网企业按照“能并尽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要求电网企业按照“多发满发”原则严格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加强科学调度,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同时要求各单位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建设,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做好充分衔接,保障同步投运。
二是高度重视与新能源发电相关联的各类环节协同作战,发挥好体系集成之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供应稳定性。
强调源网荷储与多能源协同。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相关主体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融合的范围包括区域(省)级、市(县)级、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国家能源局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基本建成。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成之后,局部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现象可通过区域协同得以解决。
三是聚焦煤炭与新能源融合以及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重点工程突破。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煤电的兜底保供作用的同时,还强调大力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水平提升,推进火电由主体基荷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同时提出通过新能源+煤电途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这一表述和论断是基于我国能源供需国情的重要决策,对今后能源优化转型具有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以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配套技术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受到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新能源体系自身建设完善整体能源体系供应。2021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79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新增电能替代电量大约1700亿千瓦时,取得显著成绩。
在此基础上,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新能源+储能”项目激励机制;同时出台《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目标。目前的抽水蓄能项目具备大规模实施的条件,应先行发展起来。但这一举措传递出了未来发展多元储能体系的信号。
推动新能源能并尽并、多发满发,创建新能源发展的协同机制以及突破重点工程已成为我国又快又稳创建新能源发展体系的重要支点。2021年出现的能源短缺及能源价格上扬是创建又快又稳发展机制的重要推动诱因,是重要的政策出台及调整“催化剂”。这些新的政策决定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改革的方向,值得高度关注,需要大力落实。
原标题:新能源发展要快更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