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临近春节,但金华市武义县壶山街道上端头村菇农傅杰、潜淑妃夫妇依然忙活个不停,在大棚里悉心照料他们的“宝贝疙瘩”,他们赶着年前,再收一茬香菇。
在上端头村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内,一排排大棚甚为壮观。该大棚与传统温室大棚并不相同,大棚上成片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组成一个巨大的蓝色“保护伞”,“伞下”是一排排现代化温控大棚,菌棒架上安静躺着茁壮成长的香菇。阳光通过光伏板转化电能,为大棚的空调供能。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香菇的“菌光互补”项目,正成为上端头村绿色致富法宝。
香菇种植作为上端头村传统产业,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要致富,种香菇,半年成为万元户”的说法。村民们的子女教育、建房修屋,都靠香菇种植的收入。
香菇种植对温度要求极高。上端头村夏日酷热难耐,总有几个月是香菇种植的“难产期”,严重影响菇农收成。而在冬日,严寒天气再次考验农户。每年夏季,为了给大棚降温,菇农们在菌棚顶上搭建遮阳网,但遇到台风大雨天气,遮阳网七零八落。“我们想过给大棚安装水泥屋顶,安装空调,但土建费用动辄数十万,还有电费,实在难以承受。”傅杰说。
几年前,当地政府推广“科技+农业”的新型致富模式。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发现,在大棚顶部安装光伏板,既可以为大棚遮阳挡雨,还可以用绿色低廉的电能为智能温控大棚供电,在酷暑天气降低棚内温度,在雨雪天气提高棚内温度,改善香菇生长环境的同时,消纳清洁能源。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菇的绿色致富模式,被当地政府命名为“菌光互补”项目。
傅杰和潜淑妃夫妇是首批入驻“菌光互补”项目的租户。对菇农来说,以前种植香菇是辛苦的生计。每天起早贪黑的,一年下来种植两万个菌棒,如果遇到台风或梅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香菇产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绝收。
现在,家里承包6个温控大棚,培育10万多个菌棒。“上板下棚”的智慧农业模式,让菇农抗风雪和高温能力大大加强,加上光伏发电,也不怕高温天气影响了。每天产菇1000多公斤,去年收入40多万元。“7天就能收一茬,感觉天天都在数钱,今年还有计划再增产呢。”傅杰表示。
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朱义剑介绍,“菌光互补”模式,既为香菇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又解决了光伏发电大量占地的问题,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促成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据了解,上端头村的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是浙江首个“菌光互补”项目。电站利用食用菌基地净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大棚顶部,搭装18889块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年发电量285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6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0000多吨。
“区域协调”的目标插上了“菌光互补”的翅膀之后,如今的上端头村,香菇种植已形成亩产鲜菇100多吨、亩收入超100万元的双百科技项目,成为科技推广新型农业示范园,也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法宝。
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8家菌菇种植户完成首批入驻。规划中的二期工程选址在武义县新宅镇,投资约3亿元,已接受20多名菇农的报名申请,如今的武义县,“菌光互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客户,为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实现用户“一次都不用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自身技术人员优势,及时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在物资采购上,做好周期备货,确保光伏物资及时供应。2021年,武义城镇新装光伏56户,全年装机容量3万千瓦。2022年将在新宅新建菌光互补项目2.5万瓦,在桃溪建设光伏6.5万瓦,预计全年发电1.6亿千瓦时。
而“光伏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模式下已经带动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武义县以实施“双百共富”香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工程为抓手,研发建立浙江省首条日产2万香菇菌棒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建成优质香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过10万元。
2021年,浙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7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94,是全国城乡收入比最小的省份之一。以武义县为代表,浙江山区26县累计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3.51%,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9.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超过16个县的全社会用电两年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原标题:大棚顶上装光伏山区农民年入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