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行业的深度脱碳将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重要突破点在于新型电力系统和现代能源体系的创新。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为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储能是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我省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我省电网的就地消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推动外送通道建设。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储能优化运行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电力配置调控能力和运行的机制,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及一定调峰能力。加快省内间的外送联络线建设和跨省、跨区的外送特高压直流电力通道的建设,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和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发挥大电网综合平衡的能力。
二、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增强光伏和风能发电稳定性。提高局域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技术的应用,着力释放需求响应潜力,提高用户侧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发电侧和负荷侧双向的智能互动,从而提高光伏、风能发电的稳定性和应对异常气候的能力。
三、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截止到2021年11月,我省仍存在弃风弃光的现象。利用波谷时的风、光所生产的电能,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工业园区、数据中心、5G通信基站、医院、商场、写字楼、田园生态园区、银行、酒店等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从而提高光伏、风电新能源的利用率。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储能所占比例。密切关注全国各科研院所及设备制造企业电化学储能在寒冷地区技术的突破。我省企业、科研院所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联合成立创新联盟,研究适合寒冷地区的储能技术。对新建光伏、风电项目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储能电站。随着储能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以及成本的降低,逐步提高储能所占的比例。
五、将我省新型储能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完善政策及激励机制。政府投资主管机构、建设等多个部门协作配合,成立强有力的规划领导机构,建立规划协调推进机制,明确责任部门,跟踪考核工作效果,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联合成立新型储能发展基金。地方政府应在投资、土地、工商、电网接入及项目审批等环节给予政策支持,制定相关工商、税收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期间、运营初期可对项目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提供税收优惠支持,以减轻项目企业负担。推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投融资运营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积极运作国企、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前期工作便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企业通过企业债、低息贷款等方式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原标题:加快风光储一体化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助推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