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委托开展“十四五”规划输电通道配套水风光及调节电源研究论证的函》,委托相关单位结合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要求就“十四五”规划的12条特高压通道配套水风光及调节电源进行研究论证,并就“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的输电通道以及配套电源规模提出建议。
根据文件要求,研究“十四五”规划12条输电通道配套风电、光伏基地以及水电、光热发电等电源建设方案,明确配套可再生能源规模、基地布局、开发时序、调节电源配套措施等形成报告。同时,结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以及送端区域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建设条件,提出需要新增的输电通道,于1月28日前提交研究成果。
以下是本文件涉及的12条特高压输送通道:(纠正第4条为蒙西至京津冀±660千伏)
事实上,受各种自然条件限制,新能源弃风弃水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新能源发展与调峰电源发展不协调、与电网发展不协调、与用电需求增长不协调(我国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则集中在东部、中部)。因此,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特高压电网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能源生产清洁替代,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特高压输电因其功率大、输电距离远、能耗低、占地少、经济性明显等特点,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
“十三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进展迅速,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和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逐年增加,“西电东送”工程稳步向前,但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比重反而在下降,2020年我国22条特高压输送通道平均可再生能源占比为46%,创下近五年新低。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严控跨区外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煤电规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可以预见,随着全社会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共识以及国家政策引导,清洁能源占比将持续提升。
“十三五”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情况(来源:NWE西勘院规划研究中心)
原标题:国家能源局启动“十四五”12条特高压通道配套水风光及调节电源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