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正式进入新能源“大基地”时代,光伏产业亟待在效率、功率方面取得跨越性升级。作为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能源”)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近期公布其N型TOPCon电池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全面引领行业N型技术升级,大力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晶科能源N型TOPCon系列
科研大投入驱动创新大发展
以晶科能源为例,公司在全球设有6大研发中心,组建了超过10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深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光伏技术人才,还构建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涵盖晶硅材料研发、电池研发、组件研发等领域,满足科研人员各个研发场景需求,从顶层设计更好地切入产品开发与产品管理。
在技术人员与创新体系加持下,晶科能源连续几年18次突破电池片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和组件功率行业量产或实验室测试纪录,今年更是多次创造新的大面积N型TOPCon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10月13日,晶科能源N型单晶硅单节电池在日本JET检测实验室标定全面积电池最高转化效率达25.4%。11月2日,晶科能源宣布全新N型TOPCon产品TigerNeo系列投入量产,在先进电池技术加持下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3%,引领行业N型技术全面升级。
产学研深度融合 把握光伏产业化新机遇
关于科技强国战略,我国曾作出这样的注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科技创新的终点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将技术成果投入产业化应用。
为推进领先技术产业化落地,晶科能源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科研院所,在PERC时代攻克了光衰高、大尺寸组件电流高等多项工艺难题,并建立起一套长期互动机制,加强技术领域交流。
进入后PERC时代,晶科能源重点攻关N型TOPCon技术和工艺的难题,实现N型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同时,晶科能源联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N型生态圈,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下,晶科能源N型产品与市场上主流逆变器、支架等光伏配套系统都有着较高的兼容性,有效大幅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的度电成本。
赋能中国制造低碳转型 撬动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围绕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方向转型提出具体举措。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清洁电力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与各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未来将从低碳角度推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晶科能源将携手全产业链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光伏+”多场景应用,推动自身和更多行业实现零碳目标。其中,在BIPV领域,晶科能源联合同济建筑设计院都镜院,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展开多维度合作。在光伏+储能领域,公司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在储能业务、整县推进光储综合解决方案、全球市场光储合作、产业链上下游碳中和推进、基于创新光储架构及系统集成方案的联合研发等多领域达成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为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晶科能源凭借多样化的产品方案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已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传统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未来,晶科能源也将持续深耕大型地面电站、户用分布式、光储一体化、5G建设、光伏治沙、光伏制氢、农光互补等光伏全场景应用发展,引领中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光伏产业迎来全面N型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