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武汉经开区投产。这是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打破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局面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氢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由于技术门槛高、价格昂贵,此前国内所需99%以上依赖进口。
去年7月,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在武汉经开区注册成立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建设“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该项目投资70亿元,重点开展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及生产,包括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碳纸、电堆及燃料电池系统,同时进行电解水制氢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此次投产的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是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建设的首条产线,可生产厚度从8微米到20微米的质子交换膜。产品在质子电导率、气体渗透率(H2)、机械强度等方面均相当或优于国内外同类竞品,但价格只有国外同类的一半。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投质子交换膜已实现在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应用,并接获多家公司采购订单,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加湿器等多个场景的应用需求,达产后可同时满足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
除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外,华中氢能产业基地的万套燃料电池电堆、百万片级膜电极生产线也已启动建设,将于明年年中建成投产。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表示,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在武汉经开区已搭建了国内一流的测试评价实验室,组建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华中氢能产业基地的投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合作,为武汉氢能产业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能。
氢能交通运营平台落地武汉
投产仪式现场,由国家电投牵头组建的武汉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湖北氢动力科技服务公司揭牌。这是氢能产业商业模式的最新尝试,将以用户需求为驱动,规模化购置运营燃料电池车辆,在环卫、渣土倒运、客运通勤、物流等细分应用场景提供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计划5年内在武汉及周边地区运营燃料电池车辆6000辆以上,成为华中地区及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专业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平台。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技术中心同步成立,双方将携手合作,共同解决我国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和液流电池领域所需关键材料和技术依赖进口的问题,力争早日实现自主国产化。
氢能,被称作“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是武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9月,武汉发布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
作为武汉市突破发展氢能产业的主战场,武汉经开区把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谋划,努力打造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产业示范区。目前,该区已聚集东风公司、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武汉理工氢电科技、众宇动力、雄韬氢雄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头部企业,基本形成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原标题: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汉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