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座液氢油电综合供能服务站在浙江省平湖市建成。据悉,该站设有一座14立方米的液氢储罐,两台高压储氢瓶和一台35兆帕加氢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据了解,这是我国加快液氢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国民用液氢产业发展蹒跚,即便相关加氢站规范明确添加了液氢有关内容,液氢加氢站仍未实现规模化落地。对此,业内人士坦言,尽管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迎来发展热潮,但下游车辆产销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车用氢气尤其高纯度氢储运、加注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市场需求,影响了液氢产业发展进度。
产业发展远落后于相关规范和标准设计
今年5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GB/T40045-2021《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GB/T40060-2021《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GB/T40061-2021《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三项液氢国家标准,并于11月1日实施。同时,GB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加入了液氢储存和应用等相关内容。这意味我国液氢产业民用领域标准实现零的突破,为企业参与液氢生产提供了依据。但在业内看来,我国液氢产业发展仍较缓慢。
“今年11月,三项液氢国家标准实施,液氢发展迎来新机遇,但目前的民用发展成果较少,整体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已发布的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设计。”业内人士表示,液态储氢加氢站较气体加氢站具有运输效率高、储运压力低、安全风险小等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液氢还处在科研和小批量试验阶段,液氢加氢站未实现批量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液氢产能近500吨/天,其中北美地区有约20座10吨/天以上的液氢生产工厂,占据全球85%的产能,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据了解,我国鸿达兴业等企业虽已开始进行民用液氢的小规模试点示范,但液氢产能均不足1吨/天。
车辆产销规模不足 液氢需求有限
中汽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辆和47辆,同比分别下降23.4%和40.5%。截至今年10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8305辆,这与2025年实现产销5-10万辆规模、2030年实现产销百万辆规模的目标有较大差距,致使车用氢气储运、加注需求有限。
由于需求不足,“液氢卖给谁”成为产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液氢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市场问题。”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表示,虽然液氢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但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当大规模氢储运、加注成为瓶颈时,液氢才会有需求,且只有形成一定规模后,液氢才具有经济性。
魏蔚指出:“我国是氢气生产大国,气态氢持续应用于多个工业生产领域,对气态氢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只是多了一些应用场景。相比之下,液氢作为新的技术路线,也是更难的技术路线,需要更多时间探索攻坚。”一座液氢加氢站的最大加氢能力超过2吨/天,如果没有8-10吨/天甚至更大规模的液氢工厂,无法配套多座液氢加氢站。
前景明朗但仍需等待时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液氢在能源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业内认为,对我国液氢产业而言,需持续进行技术攻坚、项目部署,静待产业化条件成熟。
魏蔚指出:“目前液氢正从实验规模走向工程级规模。需要注意的是,液氢工程建设周期长,从立项、生产到应用,至少需三年。因此,随着越来越多液氢项目开始规划,未来将有更多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的项目成果。另外,在上游‘绿氢’规模化生产尚未成熟之际,液氢发展前期应着力建设下游储运及应用体系,为将来大规模应用提供支撑。”经过多年探索,我国液氢设备在国产化率、零部件、工程技术方面均有所提高。目前,除膨胀机、液氢泵等需进口外,氢液化装置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5%以上,储运装置已实现100%国产化率。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科富海、国富氢能等专注于液氢产业的公司外,包括国家电投、中国石化、三峡集团在内的各大能源集团也开始布局液氢产业。同时,外企也在国内加快布局。去年11月,德国工业气体巨头林德在我国签署了首个液氢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林德将成为我国首家实现液氢商业化的外资企业;去年,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与鸿达兴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
目前,我国主要鼓励发展氢能重卡,其电堆功率超过110千瓦,百公里耗氢量更大,车载储氢量达50千克以上,因此更需液氢来确保储氢密度。“这意味着未来液氢将成为刚需。特别是国家标准实施后,‘绿氢’市场规模渐起,液氢产业发展信心提升,将催生建设更大规模的液氢工厂。”魏蔚表示。
原标题:液氢规模化商用条件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