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为消化这一座水电站,华睿即使尽了力气。李河君将这段时期称为“八年抗战”,花十年时间最终投运。其中为筹集资金,华睿将数个建设完的、效益好的优质电站卖掉,并投入多年来积累的风险准备金。危急时刻,李河君甚至动员高管四处借钱,保证工程正常进行。
尽管汉能内部的人还会对几大电力央企瓜分掉汉能原准备吃下的6座水电站其余部分偶有怨言。但事实上看,几大电力央企的进入,是汉能金安桥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六座水电站,根本不是当时华睿所能够吃下的,仅金安桥一座就几乎超越了极限。其次,几大央企进入,分摊了风险,尤其是政策上的风险。近些年来,水电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在民间激起极大的反响,反对水电的舆论潮来势汹汹,关于金沙江水电的负面声音不绝于耳,但受指责的均是几大央企,汉能藏身背后,较少受影响。若不是几大央企顶在前面,汉能所可能承受的政策风险和变数都是难以估量的。
李河君的谋划是一环套一环,每一环都是比上一环更大的赌局。有了金安桥水电站撑腰,李河君有足够的资本布局他的第二次豪赌:薄膜太阳能。
按照李河君的说法,金安桥水电站是印钞机,每年带来几十亿的现金流。但这个说法并不确切,金安桥水电站的资金多来自外部,一是现金流绝大部分要流向债主。二是云南省弃水严重,金安桥能否按照装机量满发也是一个问题。
但不管怎样,水电资产是汉能相对其他太阳能企业最大的优势。正如汉能官网所说,“一基两翼”,水电的确是有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一是可以给李河君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赌局提供现金流,同时也可以提供关键的抵押,获得银行的优质信贷。
水电是李河君博对的第一个领域,尤其金安桥的豪赌至关重要,但国内水电资源几乎已瓜分干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电力央企愈发重视水电开发背景下,已难以再获得如金安桥这般的机会。因此在2009年,距金安桥投运还有数年时间,李河君即开始布局
光伏领域,这一较为市场化的新能源领域。
在此期间,汉能在各地布局的光伏产业基地激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均称汉能“千亿扩张光伏”,但李河君是一个精明的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