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走出去”竞争力
目前
光伏出口企业数量多达421家,从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数量应该控制在50家以内为宜。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首先就要保持在技术、设备和管理上的先进性。”孙广斌表示,“在东南亚等地区制造成本已经低于我国的当下,再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企业撑不了几年。”
全球化布局已成为我国光伏企业规避“双反”的重要手段。英利在泰国建厂,阿特斯布局加拿大,尚德在美国,晶科在南非,中电光伏在土耳其,卡姆丹克在马来西亚……谈起国内企业外海布局的成功案例,王世江如数家珍。“由于形势所迫,我国光伏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他认为。
但不论是海外建工厂,还是建电站,由于政治、安全、税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存在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孙广斌建议,不妨优先考虑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等13个受双边政府保护和支持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降低风险,获取更多支持。
但是以上都只是企业在自谋出路,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近期内会有哪些具体措施出台?“要提高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就迫切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孙广斌表示,“目前光伏出口企业数量多达421家,而从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数量应该控制在50家以内为宜。”
他还透露,针对美国二次“双反”,我方正在积极争取以价格承诺等方式达成和解,“不超过50家甚至30家出口企业”的理念很有可能体现在与美方的谈判结果中。
“试想,如果这么大的出口市场由30到50家企业分享,这些企业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他表示,“至于如何从中筛选好的产品和企业,会严格参照是否符合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当然不是说中小企业就没有出路,他补充道,为大企业代工也可以活得很好。
对于中美能否就光伏“双反”达成价格承诺等形势的和解,孙广斌认为前景乐观。“有观点认为,我们和欧盟达成价格承诺吃亏了,损失了一部分欧洲市场。但是要知道,我们由此规避了47%的高额‘双反’税率,做出一些让步总好过颗粒无收。”孙广斌强调,“美国光伏市场潜力巨大,极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因此我们也绝对不能放弃。”
尽管困难重重,孙广斌依然认为,2015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仍将稳步增长,且出口额不会低于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