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从行业前列到旁落无名,这家老牌光伏企业是如何被甩出局的?
日期:2021-10-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暖冬里面有寒意,对老牌光伏上市公司亿晶光电来说,这大概是最真实的写照。

10月27日,亿晶光电发布三季报,不出意外地再度血亏。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亿晶光电的营收为27.09亿元,同比减少1.3%;归母净利润亏1.99亿元,同比下降3887.66%。

亿晶光电曾一度位列中国光伏第一梯队,同时也是第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名声可谓人尽皆知。但就是这样一位“老资格”,却在光伏行业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不断没落,陷入亏损泥潭远不止今年三季度而是近三年!

在这样“连绵不绝”的颓势下,投资者似乎也失去了对公司的信心。今年1月,亿晶光电与常州市金坛区国资委旗下公司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到了5月,便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亿晶光电,称其这几年亏损不断扩大,现在有退市倒闭的危险,为什么还要引进金坛国资,一旦退市,金坛国资的增资就贬值造成国有流失,请问公司需要赔偿或付法律责任吗?

此问题可谓让人哭笑不得,投资者已经假定亿晶光电可能会倒闭,在当下光伏行业大发展、各光伏企业大笔融资扩产的环境下,反而认为亿晶光电引入国资是拖累他人的。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但却反映了投资者心声。

这几年来,亿晶光电到底是如何发展经营的?一家“元老”级光伏企业,又是如何一步步“堕落”成如今的模样?

福祸相依,始于上市

亿晶光电的创始人,是江苏金坛人荀建华。

1994年,32岁的荀建华接手了常州现代通讯联合公司光缆厂,当时该厂固定资产不足300万元,亏损却超过500万。但仅用五年时间,荀建华便将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做到了将近1个亿。

2001年,国家推出“光明工程计划”,我国光伏产业开启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企业纷纷涌现。面对这一机遇,荀建华动心了。

2003年,荀建华首期斥资3000万元组建亿晶光电。此后,全球光伏产业都处在大发展时期,亿晶光电的崛起之路可谓顺风顺水:

2005年,亿晶光电硅片线投产;2006年电池线投产;2007年电池组件产品进入市场。在此期间,亿晶光电逐步形成了从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片再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2009年亿晶光电迈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还荣登福布斯“2009中国潜力企业榜”第二位。

同是2005年,无锡尚德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光伏企业,其创始人施正荣坐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受此影响,中国光伏企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潮,2006年常州天合光能、江苏林洋新能源、浙江昱辉阳光等相继登陆资本市场。这一次,荀建华也动心了。

但善于经营的荀建华,却并不善于资本运作。他最初的构想,是让亿晶光电赴港“小红筹”上市,后来思虑再三,又拆掉已经搭好的红筹架构改为A股IPO。

然而,彼时在A股从辅导到上市往往要三年左右,而且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众多。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光伏行业遭受重创,光伏企业独立上市的路几乎被封死。迫切想要实现“上市梦”的荀建华,最终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捷径”。

在各种牵线搭桥和交易运作之下,荀建华找到了一家主营果蔬加工的上市企业“海通食品”。这家公司因长期处于亏损,正急求优质资产注入以摆脱困境,这刚好与亿晶光电借壳上市的计划不谋而合。

2009年9月,海通食品发布重组预案,亿晶光电28亿元光伏资产以资产置换与定向增发相结合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海通食品。2011年底,这桩借壳交易正式完成,海通食品正式更名为亿晶光电。由此,亿晶光电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

荀建华的“上市梦”终于实现了,但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个噩梦。

上市上市,倾家荡产

荀建华的“上市梦”是实现了,而海通食品的利益诉求又该如何保障?

为了成功上市,在实施借壳计划期间,荀建华与海通食品签订了大额的利润补偿协议,凭此保障了海通方的利益,然而此举也点燃了亿晶光电“堕落”至今日之境况的引线。

补偿协议规定,置入资产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及2013年度净利润分别要达到3.04亿元、3.49亿元、3.70亿元以及3.39亿元。如果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3年内,置入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低于净利润预测数,荀建华将以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

2010年,亿晶光电净利润高达7.47亿元,超过补偿协议146%,因此荀建华和海通食品做业绩对赌并非盲目自信。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都未想到,欧美“双反”调查突然降临了。

从2011年到2013年,在“双反”的影响下,中国光伏行业如同被暴风席卷,诸多光伏企业相继力竭而亡,这其中便包括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无锡尚德。在这次“大灾变”中,亿晶光电虽然没有倒下,但其经营业绩不可避免地大幅下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6.88亿元以及0.69亿元,距离承诺的业绩相距甚远,补偿协议开始生效。

“上市上市,上到倾家荡产”,2013年,荀建华在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中发出一声长叹。

时至2013年4月,实在无钱可补的荀建华,只得重新变更利润补偿方式,其中包括以股份质押为银行借款提供担保;无偿转送股份;延长股份锁定期以及不参与利润分配等。与此同时,荀建华也在谋求卖股还债。

2016年11月8日,荀建华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1995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5.09%,占公司总股本的1.70%,套现1.48亿元;2016年11月15日,荀建华又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1500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03%,占公司总股本的1.28%,套现1.16亿元。

沉重债务压力之下,荀建华无奈开始谋划放弃亿晶光电实际控制权。

2016年12月,荀建华与深圳一家名为“勤诚达”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磋商,双方商定,勤诚达以30亿元的价格协议受让荀建华持有的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0%的股份,从而成为亿晶光电的第一大股东。此番股权转让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转让约0.89亿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59%;第二期转让约1.46亿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41%。

2017年1月11日,荀建华与勤诚达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而后完成了第一期转让。同年4月7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已收到荀建华支付的补偿专款共计6.95亿元,荀建华已全额支付了利润补偿款项,其已切实履行利润补偿承诺、对公司的利润补偿义务已履行完毕。

为了配合第二期转让,2017年5月9日,荀建华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2019年5月,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荀建华与勤诚达的股权转让事宜终于完结。亿晶光电原第一大股东荀建华,已将其持有的亿晶光电部分股权过户,过户登记完成后,荀建华将持有亿晶光电10.36%的股份,勤诚达则持有21.65%股份,至此,勤诚达正式成为亿晶光电实控人。

2021年7月,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减持股东计划自上市公司公告本次减持计划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和/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33,397,74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1.34%。

公告中所说的减持股东,实指荀建华、荀建平与姚志中,他们彼此互为亲属关系。这意味着,当本次减持完成后,荀建华及家族成员将从其一手创建的亿晶光电中彻底出局。

房企所谋,仍是借壳

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深圳市的老牌房地产企业,创始人为古耀明。截至目前,勤诚达已经拥有数十家独资或控股企业,分布在深圳、广州、香港、常州、珠海、长沙、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河源等地,企业员工数千人。

2016年12月,勤诚达与荀建华磋商,拟以30亿价格收购荀建华持有的20%股份,分为两期,一期为0.89亿股,二期为1.46亿股。时至2017年1月11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荀建华已与勤诚达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勤诚达作价15亿收购了荀建华0.89亿股,折合每股转让价为16.85元。

在公告发布当日,亿晶光电股票收盘价为5.91元/股,而在筹划股权转让时,亿晶光电曾宣布停牌,停牌前的股价为7.43元/股。和这两个价格相比较,勤诚达可谓是以超高溢价收购了亿晶光电的股权。

此外,亿晶光电2017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9.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亿元,上年同期为9100万元,同比减少414.94%。换而言之,当时亿晶光电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那么勤诚达为何要溢价收购境况并不良好的亿晶光电的股权?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注意到,彼时,上交所就此疑问对亿晶光电下发了问询函,亿晶光电的回复是:勤诚达的收购价考虑了荀建华的补偿款,还完欠款有助于亿晶光电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勤诚达借助本次交易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同时布局新能源业务。

“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这句话一时间引起了广泛注意,有观点认为,勤诚达以地产业务为主,近些年发展向好,为谋划更大版图,借力资本市场上市是重要手段。此次溢价收购亿晶光电股权背后,真实意图可能在于借壳上市。

2019年,也就是勤诚达成为亿晶光电实控人的那一年,勤诚达业绩全线飘红,位居深圳楼市成交金额榜第七名。在公司半年度会议上,勤诚达董事长古耀明再一次提起资本市场,他说道:“公司下一步要实现资产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资本运作与实体经营的有机结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房地产行业的“变天”所来就来。

从2016年开始,我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提到“房住不炒”,这意味着房地产去杠杆早已在政府调控之中,房子回归居住价值是早晚之事。在一波接一波的打压之下,房地产企业想要资本运作扩张的空间被牢牢限制住了。

时至2020年,国家更是直接“亮剑”,明确了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划出“三道红线”,此举意味着房企的融资手段将被全面监管,勤诚达想要借壳上市基本是不可能了。

于此同时,勤诚达及亿晶光电的掌门人古耀明似乎也身陷麻烦当中。2020年初,有报道指出,自2019年9月18日与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签署城市更新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后,深圳勤诚达集团董事局主席、上市公司亿晶光电实际控制人古耀明就再未出现在公开场合,有消息称,古耀明在两月前已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至今未归,但不清楚具体牵涉事项。

2020年底,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古耀明将其持有的勤诚达控股有限公司99%股权赠与其子古汉宁。这意味着,亿晶光电实控人再次更替,上一代掌门人古耀明退居幕后,至于其为何退出,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但很显然,勤诚达的“上市梦”已然凋零了。

危机重重,如何逆转?

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逐步摆脱“531”新政的影响,装机量开始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此举全面提振了我国光伏行业,其产生的发展推力一直延续至今。从2019年到现在,在千载难逢的发展环境下,众多光伏企业都在大步向前,融资扩产者不尽其数,而亿晶光电却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2019年,亿晶光电实控人由荀建华更改为勤诚达的当年,亿晶光电就开始亏损,利润为-3.03亿元,同比降幅达541.69%;2020年,亿晶光电亏损加剧,为-6.52亿元,同比降幅达115.32%,对于这两年的亏损,亿晶光电给出的解释是一样的,即毛利率下降和产线淘汰引发的固定资产减值。

时至2021年中,亿晶光电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012.31%,延续到三季度,亏损仍未见好转。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亿晶光电在中报和三季报中的解释也基本一致,即销售单价与销售量较同期下降,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增加营业成本,毛利率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硅料价格已达到270元/kg,以此来看,四季度亿晶光电扭亏为盈的希望非常渺茫。

面对如此这般田地,作为实控人的勤诚达也并非没有努力。在经营层面上,勤诚达仍可算是励精图治。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亿晶光电还特意表扬了勤诚达: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勤诚达投资入主上市公司后,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公司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均有建树。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从2016年至2019年,亿晶光电没有任何新建扩产项目,其“在建工程”大多只是产线升级改造,错过了最好的市场扩张期。时至2020年1月,勤诚达成为实控人快满一年之时,亿晶光电终于发布公告称,将在常州建设年产2.5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及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

2020年12月,亿晶光电董事会再审议通过了新一轮扩产计划,宣布投资15亿元建设常州年产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和常州年产2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这两个项目将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全面兼容210mm及以下尺寸,生产出融合双面、双玻、半片、多主栅、大尺寸硅片等技术的组件产品。

在这些举动下,可以看出勤诚达对亿晶光电的未来还是抱有期待的,公司在想办法试图翻身。但是,面对被甩出队伍几乎已被行业淡忘的窘境,亿晶光电还能再迎头赶上吗?

恐怕很难。

2019年,亿晶光电对光伏行业发展已经有了清晰地认识,在半年报中,其提到:多晶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硅片和电池环节也出现了强强联合、强者恒强的局面,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加。时至如今,此种情况更甚。

同是2019年,亿晶光电暴露血亏业绩,当时就有分析称,亿晶光电2019年的销售量虽有增长,但销售额却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是组件单价降低所致,然而其售价的降低幅度远大于成本下降的幅度。即便到了当下,亿晶光电的低价竞争策略也仍未改变,其报价远低于一线大厂。

此外,伴随亿晶光电虽用尽全力扩产,其已形成了5GW电池+5GW组件的产能规模,在自身困境之下,亿晶光电可谓是前所未有地突破了自我。但与一线大厂相比,这般产能根本就不值一提,没有任何规模优势可言。

产能小、报价低、巨头挤压,外加实控人勤诚达所处的地产行业还在被调控打压,综合诸多因素来看,亿晶光电未来的路,如云山雾罩般不明朗。

当前,硅料价格在一路上涨,中下游产业链企业成本猛增,这让一线大厂都难以应付,走低价路线的亿晶光电,利润水平和经营业绩着实堪忧。今年若亏损继续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生存。

回首十年上市路和几次资本运作,真是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过往。假如当初不上市呢,今日又是否会是另一番景象?今日之亿晶光电,近忧、远虑之下可谓危机深重,是继续萎缩下去还是翻盘求变?亿晶可打的牌、可用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了!

原标题:从行业前列到旁落无名,这家老牌光伏企业是如何被甩出局的?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华夏能源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