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折射出中国政府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决心,更预示着中国能源产业的“大变局”时代已经来临。
事实上,这份文件对外发布的9天前,在中国“三北”省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成百上千台钢铁“猛兽”在这个冬天开进了荒芜地区,千亿资金将这些荒漠彻底“搅热”。
机器的轰鸣声将持续整个冬天。这些在时间长河中静躺了千年的沙漠、戈壁和荒漠如今因风、光再次苏醒,它们将见证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作为这个新时代的注脚,一场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大会战”已大张旗鼓地拉开帷幕。
躁动的戈壁滩
率先站在舞台中央的是青海省。这个面积超过72万平方公里的西部省份将扛起国家第一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大旗。
从青海首府西宁市向西,沿着京藏高速驱车150公里左右便到了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它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千年以来,这里长期是中原王朝与鲜卑、吐蕃等族裔的兵家必争之地,地名几经变更。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共和县才在曲沟成立,取“五族共和”之意。
此后,共和之名便扎根于青海湖的南面。
但由于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这个拥有1.7万平方公里、海南州面积第一的“大县”却长期位列贫困县行列。直到2020年4月,共和县才摘掉这顶帽子。
脱贫的“首功之臣”便是新能源产业。据测定,共和县各地日照百分率高达61%-69%,年平均日照时数高达2907.8小时;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则在60%以上,全年时数超过5000小时,是青海省可用风能的主要地区之一。
海南州光伏产业园便坐落在共和县塔拉滩戈壁,该州誓做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的宏志也助力共和县经济腾飞。
事实上,塔拉滩戈壁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因干旱少雨和超载放牧早已成为了不毛之地,更是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荒凉的地方”。
10月15日,这个已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留下足迹的戈壁滩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这片原始荒野的宁静。
当天,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南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塔拉滩戈壁的光伏产业园区内举行。这个光伏大基地项目将在共和县砸下数百亿投资。
这次投资不仅将再度拉动共和县经济的发展,更将载入中国碳中和发展的史册。
进入到10月,由于地处高原地带,共和县当地气温最低可至零下,但开工现场却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在临时搭建的活动场地中央,包括施工方在内的十个方阵共600人笔直地站着,双手不时的互相拍打着。他们的身后和右侧,几十台机器和穿着绿色反光背心的操作员则正在等待开工的号令。
从高空远眺,早已建成的成片光伏电站与尚未开发的戈壁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蓝黄”分界线,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天际。
未来一年多时间里,这片戈壁滩也将完成“换装”。
同一天开工的还有海西基地项目,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距离共和县大约600多公里。从共和县驱车继续沿着京藏高速往西,便能够抵达。
此次青海省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包括8个就地消纳和7个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90万千瓦。
一次性安排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项目,在青海能源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按能源类别分,这批项目包括光伏800万千瓦,风电250万千瓦,光热40万千瓦;按地域分,海南州640万千瓦,海西州450万千瓦。
这批项目总投资逾650亿元,涉及新能源企业10家。15个项目分布在海南共和、兴海,海西乌图美仁、茫崖、大柴旦、德令哈,将在2023年底前陆续建成并网。
上午11点整,随着青海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杰翔在共和县开工现场宣布“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南基地项目开工”,方阵人员掌声雷动,操作员也开动机器,鸣响汽笛。
在打桩机打下第一根桩后,巨大的撞击声开始回荡在戈壁滩上。
这意味着,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热潮正式拉开帷幕,集中开工也正式吹响了的号角。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打桩机还将把成千上万根“桩”狠狠地敲进这片沙地中。不久后,塔拉滩戈壁上那道“蓝黄”分界线将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块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蓝色海洋”。
千亿“大会战”
青海大基地建设仅是西北荒漠风光“大会战”的主战场之一。除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都不敢落后,先后掀起了建设的热潮。
“大会战”的号角是在13天前被吹响的。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这一天,远在甘肃的天合光能项目开发人员接到了当地政府举办开工仪式的通知。甘肃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的上午举行。
多年以来,天合光能项目开发人员的足迹遍布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见证了西北新能源产业的崛起。
甘肃省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的时间与青海同步。在国家确定的855万千瓦的基础上,该省将具备开工条件的酒泉、金昌、张掖、武威、嘉峪关5市新能源项目纳入集中开工范围,总规模达到1285万千瓦。
这批集中开工项目中,包括风电项目26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979万千瓦,及光热项目41万千瓦,涉及总投资额约700亿元。
当天,天合项目开发人员代表和其它企业代表参加了张掖分会场开工仪式,他们被通知要求当天8:30前必须抵达现场。
现场的情景让这些参与者感到非常震撼。
“这次开工规模超过12吉瓦,而单个企业就能做到几百兆瓦,甚至1吉瓦,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几十兆瓦的项目就很大了。”一位参与者说。
据了解,此次甘肃“大会战”的参与企业总计超过80家,国内大的组件厂商也都参与其中。
不久前的9月30日,天合光能获得张掖临泽板桥北滩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指标。
除了张掖项目,天合还拿下了青海和内蒙的多个项目。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及合作伙伴联合申报并获取的项目规模达3.5吉瓦以上。
去年7月,天合光能对外发布600W+组件,如今其组件功率最高可达670瓦。高功率组件产品被认为更符合大基地建设的要求,并受到业主方的普遍认可。
事实上,整个“十一”期间,天合光能张掖项目开发人员都没有闲着,原因是甘肃的部分项目被要求在2022年6月30日前实现并网。
这意味着,在甘肃的荒漠上,机器的轰鸣声将贯穿整个冬季。
相比甘肃,天合光能内蒙的项目开发人员将更加忙碌。
9月30和10月8日,该公司连续中标了三个项目,分别是内蒙古蒙西鄂尔多斯外送项目风电光伏基地600MW项目指标,通辽市科左后旗100MW光伏治沙储能项目指标,及大唐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山二期200MW光伏治矿项目指标。
事实上,内蒙也是此次风光“大会战”的主战场之一。
在青海、甘肃新能源基地集中开工后,10月16日,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开工建设。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
上述项目总投资近120亿元,规划用地规模10万亩,计划2023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将达41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6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宁夏“大会战”的时间则要到10月20日。
当天上午,宁夏发改委采取线上方式,分自治区政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国家能源集团总部三个会场,组织举办了国家大型光伏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工仪式。
截至目前,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省份的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资金,总装机量将达到2775万千瓦。
不过,这与1亿千瓦的目标仍有差距。接下来,这场风光“大会战”的战火还将继续蔓延。
原标题:千亿资金搅热“荒漠”,风光“大会战”拉开帷幕